“一開始我的想法和你一樣,如果一開始就將顧平致盲,那麼就能形成二打二的局麵,雖然不能說穩贏,但起碼贏麵要大一些。”
“為什麼是二打二,不是三打二嗎?”
“因為左不來的出局我們也沒想到,我們準備的不夠充分,白清秋也是後來才想到可以用混沌去破解顧平的【空間切割】。”
戰鬥的過程中確實容易出現很多小意外,在外人看來或許是精心安排各種設計,但實際上也很有可能是臨場應變的種種巧合。
身為戰鬥狂人的樂欽欽自然也很清楚這一點,她沒過多糾結,繼續聽程吏講下去。
“但白清秋對此有所顧慮,她認為如果直接用混沌乾擾顧平會打草驚蛇,使得林棠和劉義會像縮在烏龜殼一樣待在原地,雖然這樣封鎖了劉義的進攻能力,但依靠林棠的【雨打蕉】和【諸雷萬鈞】,對方依然能立於不敗之地。”
樂欽欽皺了皺眉:“這種情況下,隻需要比異能量的消耗就好了。”
程吏會心一笑:“我也是這麼想的,畢竟我們是主動方,顧平是被動方,無論我們進不進攻,顧平都需要不間斷地提供空間轉移,這樣看下來一定是對方先支撐不住,等顧平異能量消耗完,就還是二打二。”
樂欽欽附和道:“是的。”
程吏繼續說:“所以那天的戰術基本上是白清秋安排的,而她之所以不讚同用消耗的方式去取勝,原因在於這是團隊戰。”
“有什麼影響嗎?”
“當時我也這麼問白清秋,她說,團隊戰的話就不應該把對麵的三個人單獨拎出來做分析,而應該將他們視作一個整體。在我的設想中,三個人的主動性很低,就像是被預設好行為邏輯的木頭人,白清秋認為在實際過程中肯定不會如設想一般順利,尤其是考慮到三個人的聯動性。”
“聯動性?”
“是的,比如林棠的【替身木偶】就能作為【空間切割】的下位替代為三人提供一定的防禦手段,你想,劉義搭配上【替身木偶】和自身的強大防禦力和【空間切割】時不時沒有區彆,兩者搭配就能讓劉義擺脫【空間切割】的限製。”
樂欽欽心裡默默假想著,很快就點了點腦袋。
本身就十分耐揍的劉義再加上【替身木偶】的反傷,隻要是沒有受虐傾向,基本上沒人會去動他。
但程吏貌似就有受虐傾向?
注意到樂欽欽投來的怪異眼神,程吏雖然不知道她腦袋瓜裡想著什麼,但一定是奇奇怪怪的事情。
於是他又換了個比方:“再比如,【替身木偶】為顧平提供一定的防守能力,他也能利用這段時間回複異能量。如果想要打斷他,就必須讓白清秋一直釋放靈劍,這樣一來,雙方其實是同步消耗的。而對麵有三個人,我和白清秋隻有兩個人,這樣耗下去輸的很有可能是我們。”
樂欽欽思考了兩秒鐘,問:“但你們所用的戰術實際上不還是和顧平對衝嗎?”
至少在樂欽欽的印象中,程吏最終也是因異能量消耗殆儘最終淘汰。
感覺沒差。
“這就是白清秋厲害的地方了。”程吏說,“雖然我們最後都是在跟對麵對衝,但主動權是在我們這的。”
......
比賽當日。
“主動權?可如果顧平致盲,我們依然可以主動進攻。”
“不一樣的程吏。”白清秋耐心解釋道,“人被逼到絕路時是最主動的。如果我們先手致盲顧平,表麵上看確實是追回了我們的劣勢,但一旦無計可施,顧平就會冷靜下來思考更多的對策,而其中,我們所能想到的配合,他們一定也能想到。”
程吏聽明白了白清秋的意思,隻是有一點他不明白:“這和後手致盲的區彆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