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屹,我們根據小敏的數據,以及一些擴張預留資金等,我們把2029年的擴張資金總額需要調整到10個億;
10個億,按照我們目前在智農種植等6家子公司的股份,我們需要拿出來7億,我們三個人合在一起計算;
把這個數字確定後,我們再來看我們怎麼籌集這筆錢。
目前我們現行的三級架構中,各自的營收淨利潤其實都很明確的,還是以智農隴省馬鈴薯種植園為例子:
2028年,智農隴省馬鈴薯種植園營收8個億、淨利潤4千萬,根據各自股東的股份,這淨利潤如果要分,是都能分完的;
智農種植公司持有其51的股份,也就是淨利潤在2040萬;
三家投資公司持股合計15,也就是600萬的淨利潤給他們。
智農種植公司的股東中,三家投資公司合計持股30,也就是1200萬淨利潤給他們。
接下來,重點來了!
在我和小屹沒有進行股票置換之前智農集團持有智農公司的70的股份,但是在我和小屹置換股份之後,這個是可以調整的!
智農集團目前的股東是我67、小屹2、小敏1、三家投資公司合計30;
智農種植等6家二級公司的股東中都是小屹67實際上小屹40.2、董朝26.8)、小敏3、三家投資公司30;
你們看,從調整後,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智農集團和智農種植等6家公司已經是能夠直接獨立的了;
在我和小屹置換手中的股份之前,我們是用智農集團幫我們兩持有智農種植的6家公司的70的股份的;
但是現在,我們在置換股份後,就是各自又成立了單獨的公司,以及小敏你的加入,讓現在兩家公司在股份上沒有任何的聯係的。
所以,小屹,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嗎?”
婁屹明白了,第三層新成立的架構,來籌錢。
而就在婁屹理解的時候,董朝更是拿出了殺手鐧:
“小屹,小敏,這是我和一些投資公司接觸後,拿出來的一個他們認為可行的方案。
目前,智慧農業這一塊市盈率非產高,比如隆高科等都是三四百倍市盈率,我們智農種植等6家公司,如果按照這個市盈率,那就是上千億的市值;
上千億市值目前咱們是不會被看好的,但是我們根據目前市場上各細分領域占有率下各上市公司的市盈率,得出在40倍以上的市盈率必然是沒有問題的。
按照這個市盈率以及我們2028年實際的淨利潤,新增三級公司,我們拿出30的股份,根據估值可以在24億左右;
即便是按照目前市場上的最基本的20倍左右的市盈率,這筆資金也是在12億左右的。
我們新增三級公司,增加了一層架構,在這之中,我們確保其他的投資公司利益不會受損,再加上我們絕對控股的權利,能夠通過的。
即便是被聯合起來壓價,10個億,就是我最低的底線。”
婁屹仔細看了董朝的數據分析,心中暗歎這位老兄弟的變化之大啊,不過他這個方案婁屹同樣認為是可以執行下去的。
原股東的實際利益沒有受損,甚至因為這次的融資會增加,他們有什麼不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