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無奈的回應道
“這套天罡正氣,我還差氣和神至今沒悟出個大概,每次想一氣兩用都費勁得很。”
老爸“現在應該不一樣了吧?我看得出,你當下至少已經通竅了先天一氣,後天一氣也得以在這幾天的訓練中得以補足,在我看來,至少在氣這一關,你已經過了。”
“可神呢?”
我追問道
“精、氣、神,前兩者我倒還能了解一二,可我始終想不明白,這個‘神’到底指的是什麼?”
老爸招手讓我跟他一起就地坐在一大塊兒大岩石上,然後對我解釋道
“所謂‘神’,《黃帝內經》中說,此為生命活動的最高調控者,而中醫則認為其主導著人的意識、思維和情感活動。”
“道家則說,‘神’可分為三層,第一層是‘元神’,乃由父母陰陽精氣結合之時生成,是人能在成長中可以激發出來的生命潛能;第二層是‘識神’,可通過我們日常的認知和思考從而覺悟而出;第三層是‘神明’,這是我們對自我為人最高的覺悟狀態,同時,這也就是儒釋道三家都一直在追求的‘明心見性。’”
“老爸,你覺得你說的這些,以我的悟性能聽懂嗎?”
我衝天翻了個白眼吐槽道。
老爸嘴裡清吐一聲“嗯~”,隨即說道
“那我就拿劍客來給你舉個例子,一個普通人,他經過三五年的拜師學藝和艱苦修行,從而懂得了如何使用劍術,這時的他,說明元神已經覺醒,潛能也得到了激發。”
“如果他能繼續持劍修行,再過個十來二十年,興許就能對劍道有所頓悟,這時的他,劍法收放當自如,可克敵一十步之內,此時的他便已覺醒了識神。”
“接著倘若他能大膽棄劍不用,參悟以萬物可以為劍,其劍法亦能隨心所欲,膽魄具備萬人敵之勇武,縱有泰山當前,亦不懼聲色,視天地為劍鞘,一萬靈為利刃,這時的他,可謂是天竅已開,劍心通明,神明得以自成。”
“噢,這就是劍客的最高境界~”
我似懂非懂感歎道。
可老爸聽後卻直搖頭“不對,此時的劍客,縱使已經能一覽眾山小,但在他的麵前,依舊聳立著一座高山,倘若他有膽繼續攀登,直至達到最高峰,那時的他,即便是手無一物,亦能在舉手投足之間,頓悟一套衣副全新的劍法,卻又能無招勝有招,哪怕他隻是一個轉身,隨意翹起一根指頭,也能將挑戰者敗於瞬息之間,這時的他才能算是達到了劍術的巔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老爸的話聽著就像小說,很難想象這可以出現在現實當中,但我可不能在他麵前露了怯,於是立馬回應他道
“我懂了,這就到傳說中的手中無劍,心中有劍對吧?”
老爸一手拍在我的後腦勺上,不屑拆穿我道
“你小子,也就隻能應付我這句話了。”
我不服的辯駁道
“那你說了這麼多,到底有什麼用,又對我修煉天罡正氣有什麼好處呢?!”
老爸彎腰看向腳下,隨手撿起一塊小石子兒,然後抬手對著不遠處那波紋起伏的海麵打出了一連串的水漂,接著對我說道
“精、氣、神,我們對於這三者的修煉向來是不能分開的,依照道家的說法,先要煉精化氣,然後煉氣化神,最後煉神化虛,直至逍遙,說得再通俗一點兒,精氣神就好比是一串鞭炮,要懂得如何點燃第一響,這才能引出後麵兩響炮聲,如今你的鞭炮已經響了兩聲,至於這第三聲到底能不能響,全憑你先前的兩聲響得對不對。”
老爸的話玄機還是太深,但我聽後又感覺自己似乎的確是懂了點什麼,從而忍不住脫口而出道
“你的意思是說,如果我前兩步走的對,這最後一哆嗦就能行,要不然,我的天罡正氣就隻能止步於此了,對吧?”
“差不多”,老爸站起身說道
“不僅你的天罡正氣會止步於此,就連你的《九轉元陽功》也隻能就此打住。”
我聽後也跟著站起身,接著同樣在地上撿起一塊小石子兒,學著老爸剛剛的手勢衝海麵扔去,可我的石子兒卻沒能像他的那枚一樣在起伏不定的海麵打出水漂。
這一下的失敗如同一束閃光,瞬間從我的思緒裡一穿而過,於是我深吸一口,緩緩吐出後對老爸說道
“我好像懂一點兒了,就像那個劍客一樣,我現在需要的,是懂得如何舍棄,且還要明白,自己需要舍棄什麼,隻有卸下原來的,才能裝上全新的,對吧?”
老爸轉頭衝我笑了笑,然後又轉頭看向陰霾下的大海,關於“精氣神”的問題,他後來也沒再跟我解釋什麼,但我的心裡,卻好像已經被他偷偷放入了答案。
我們父子倆才回到停泊漁船的港口前,就看到金船長他們已經站在岸邊等著我倆,站在中間的是黃老虎,見老爸和我已經回來,黃老虎趕緊走上前對我倆說道
“那個沾族男孩兒,剛剛醒了,你倆猜怎麼著,這孩子醒來的一句話就是跟我說,他要見李澤山。”
喜歡引蟲師請大家收藏:()引蟲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