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這是要搶我們的差事啊。"灶王爺們在淩霄寶殿外跪了一地,為首的老灶王捧著烏漆麻黑的賬本,翻開的那頁上滿是歪歪扭扭的批注:"張記包子鋪,寅時三刻,火候自變三次,包子褶數與昨日弦音頻率吻合"。
張興東看著奏折犯了難。他本意隻是想複刻人間美味,卻沒想到"潮音"琴的力量如此驚人。冰蠶絲弦本是天地初開時凝結的靈氣所化,每一次搖指都在向三界傳遞韻律,凡間的灶台本就與天地靈氣相通,自然會跟著這股力量共振。
正發愁時,東海傳來巨響。巡海夜叉慌慌張張跑來稟報,說龍宮的珍珠蚌突然集體開口,吐出的珍珠顆顆都帶著焦糊味,最老的千年靈蚌甚至用貝殼敲打出爆炒魷魚的節奏。"龍王爺快氣炸了,"夜叉抹著汗說,"他說再這樣下去,東海都要變成湯鍋了。"
張興東回到紫霄宮,看著案上的"潮音"琴陷入沉思。琴身上的陰沉木紋路裡,已經能看見淡淡的煙火色,第三根弦的冰蠶絲更是泛起了琥珀光澤,像是被油煙熏過似的。他輕輕撥動琴弦,這次發出的不再是清越的仙音,而是混雜著鍋碗瓢盆碰撞的市井嘈雜,那些冰蠶絲在震顫時,竟真的帶著幾分鐵鍋受熱後的彈性。
"原來樂器也會入戲。"太白金星不知何時又冒了出來,手裡拿著塊剛從凡間買來的臘肉,"您用它模仿煙火,它就真的把自己當成灶台了。"他指著琴弦上的琥珀光,"這是靈物有了靈性,開始吸收凡間的氣息。再這樣下去,恐怕......"
話音未落,殿外突然刮起狂風。隻見南天門外的雲海劇烈翻騰,那些由炊煙組成的音波網開始收縮,最終聚成個巨大的漩渦,漩渦中心隱約可見口青銅巨鍋的影子。正在天河浣紗的仙女們尖叫著躲閃,因為從漩渦裡掉下來的不是雨滴,而是成千上萬根冒著熱氣的麵條,有的還裹著番茄雞蛋鹵。
"是天地韻律失衡了。"張興東臉色一變,抓起"潮音"琴就往淩霄寶殿飛去。他指尖剛觸到琴弦,就感到股灼熱的力量順著手臂往上湧,冰蠶絲弦燙得驚人,琴身的陰沉木竟散發出淡淡的焦味。原來那些被弦音引來的人間煙火,已經在天宮聚集成了實體,若是任其失控,整座天庭都可能被這股煙火氣熏成座大廚房。
五、弦上的火候
危急關頭,張興東反而靜了下來。他想起幼年在凡間學廚時,師父說過的一句話:"好廚子能讓火聽話,而不是被火牽著走。"他深吸口氣,將全身靈力聚在指尖,沒有急著壓製琴弦,反而彈出段更複雜的旋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次不再是單純模仿炒菜聲。他的搖指忽快忽慢,時而如烈火烹油,時而似溫火慢燉,在急促的顫音裡,巧妙地融入了流水的清響、微風的輕吟、甚至還有遠處寺廟的鐘聲。冰蠶絲弦在他指尖震顫著,那些灼熱的力量漸漸變得溫順,琴身的焦味裡,開始透出草木的清香。
奇妙的變化發生了。淩霄寶殿外的青銅巨鍋幻影漸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片流動的雲靄。那些由炊煙組成的音波網重新舒展開來,不同的煙火氣順著各自的軌跡流淌,川菜的麻辣歸蜀地,粵菜的清鮮向嶺南,再也不亂竄了。南天門掉麵條的奇觀停了,東海的珍珠蚌重新合上貝殼,連跪在殿外的灶王爺們都愣住了,因為他們腰間的賬本突然自動翻頁,把之前混亂的記錄都修正了過來。
"這是......"太白金星瞪大了眼睛。
"是"中和"。"張興東額頭滲著汗,聲音卻很平穩,"煙火氣再盛,也得有天地正氣調和。就像炒菜時,火候再猛,也得有調料輔佐,才能出真味。"他指尖的動作緩了下來,搖指的節奏裡,煙火氣與清靈氣交織纏繞,最終凝成種溫潤的韻律,既不失人間的鮮活,又帶著天宮的清朗。
當最後一個音符消散在雲端,"潮音"琴身的焦味徹底褪去,冰蠶絲弦恢複了晶瑩剔透,隻是在弦尾的位置,多了圈淡淡的金邊,像是被最恰到好處的火候吻過。張興東看著銅鍋裡重新安靜下來的魚香肉絲,突然明白過來:所謂掌控火候,不是讓天地萬物都跟著自己的節奏走,而是在千萬種韻律裡,找到屬於彼此的和諧。
六、人間煙火入仙音
風波過後,天宮多了項新規矩:每月十五,玉皇大帝張興東會在紫霄宮開"弦音宴"。宴席上沒有山珍海味,隻有口鎏金銅鍋,他用"潮音"琴的搖指奏響煙火旋律,讓仙娥們根據弦音的節奏烹飪。赴宴的仙神們發現,這些帶著弦音的菜肴,既有仙家的清靈,又不失人間的溫度,卻再也不會引發天地異象了。
凡間的變化更妙。百姓們發現自家的灶台變得格外聽話,火候總能恰到好處,但再沒出現過飯菜自己跳舞的怪事。有位瞎眼的老琴師,突然能憑聽聲辨味,路過酒樓時,光聽後廚的翻炒聲,就知道廚師放了幾錢鹽。有人說這是灶王爺顯靈,也有人講是玉皇大帝在天上教大家做菜。
東海龍王後來送了麵珍珠簾,掛在紫霄宮的窗上。每當張興東奏響"潮音",珍珠簾就會隨著弦音滾動,將陽光折射成七彩的光帶,落在銅鍋上,像是給菜肴鍍上了層星輝。赤腳大仙來得更勤了,每次都帶著不同的凡間食材,有時是西域的胡椒,有時是嶺南的荔枝,看著張興東用搖指為這些凡物注入仙韻。
這天,張興東正在彈段新譜的"佛跳牆",指尖的搖指溫柔綿長,像是在模仿砂鍋慢燉的節奏。冰蠶絲弦發出醇厚的低音,琴身的陰沉木散著淡淡的陳香,與鍋中海參、鮑魚的鮮味完美融合。太白金星捧著剛摘的蟠桃走進來,突然笑道:"陛下可知,現在凡間的戲班裡,多了種新唱腔?"
"哦?"張興東停下動作。
"叫"弦音調","太白金星忍著笑,"據說最有名的旦角,能單用嗓子唱出煎炒烹炸的動靜,上次唱《貴妃醉酒》,竟把台下觀眾的饞蟲都勾出來了,散戲後整條街的酒館都被擠爆了。"
張興東聞言,指尖在琴弦上輕輕撥弄了下,"潮音"發出聲清越的回響,像是在回應人間的熱鬨。他望向窗外,隻見南天門外的雲海依舊翻騰,隻是此刻在他眼裡,那些流動的雲彩,既像琴弦上震顫的絲光,又似炒鍋裡翻滾的食材,天地萬物的韻律,本就該如此和諧地交織在一起。
銅鍋裡的佛跳牆還在慢燉,隨著弦音的餘韻微微起伏。張興東知道,真正的火候從來不在鍋裡,而在天地間那縷生生不息的氣息裡。就像這古箏搖指,看似是在模仿炒菜聲,實則是用仙家的靈韻,輕輕撥動了人間煙火最本真的弦。
全文完)
喜歡玉皇大帝轉世之長生訣續!請大家收藏:()玉皇大帝轉世之長生訣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