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大帝張興東:觀星悟理記
紫霄宮的玉階上凝著昨夜的露水,張興東踏著星辰餘輝緩步而出。他袖口拂過之處,雲霧如碎玉般簌簌墜落,露出身後鑲嵌著三千世界縮影的穹頂。作為三界共主的第三萬六千個年頭,這位由凡界飛升的帝君突然覺得,淩霄寶殿的鎏金梁柱間似乎藏著某種被忽略的韻律。
一、天樞異動
"陛下,角木蛟星君在外候旨。"太白金星的拂塵掃過琉璃地麵,帶起一串細碎的光粒。張興東望向東方天際,那裡本該懸著天樞星的位置,此刻正浮動著一團混沌的光暈。
"自三日前起,北鬥七星便開始偏移軌跡。"角木蛟的聲音帶著壓抑的震顫,他展開手中的星圖,玉版上繪製的星軌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扭曲變形,"屬下已核查過周天星鬥的運行記錄,發現不止北鬥,就連二十八星宿的方位也在悄然變動。"
張興東指尖撫過星圖上的紫微垣,那裡是天帝在星空中的對應位置。此刻代表自己的那顆帝星正被一團暗紫色的霧氣纏繞,光芒忽明忽暗。他想起飛升前在人間讀過的《易經》,乾卦六爻的變化似乎正與眼前的天象隱隱呼應。
"傳旨讓四值功曹去查,近三日三界之內可有異動。"他轉身走向殿外的觀星台,那裡矗立著大禹治水時留下的測天儀,"另外,把太上老君請來,朕有要事相商。"
登上觀星台的刹那,張興東忽然感到一陣眩暈。他看見無數星辰在眼前炸裂又重組,日月如同兩團燃燒的火球在天際追逐,四時的景象在瞬間交替變換——春桃與秋菊同時綻放,夏雨和冬雪交織落下。
二、老君解惑
太上老君駕著青牛來到觀星台時,正看見張興東對著測天儀發呆。老道捋著花白的胡須,將手中的拂塵指向西方天際:"陛下請看,白虎七宿中的參宿與商宿,此刻竟出現在同一方位。"
張興東順著他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到這兩顆傳說中永不相見的星辰正遙遙相對。他忽然想起《左傳》裡的記載,高辛氏的兩個兒子閼伯與實沈因爭鬥不休,被天帝分彆封為參、商二星,從此永不相見。
"這違背了天地定律。"張興東的聲音有些乾澀,他記得自己剛登天位時,曾親手加固過星辰運行的法則,"就像水火不能相融,晝夜不能顛倒,參商二星絕不該同現。"
老君從袖中取出一個青銅八卦盤,盤中的陰陽魚正飛速旋轉,黑色的陰魚漸漸吞噬著白色的陽魚。"天地之道,以陰陽二氣為綱。"他將八卦盤托在掌心,"陰陽失衡,則四時失序;四時失序,則星辰錯位。陛下請看,這陰陽魚的轉動已經亂了章法。"
張興東盯著八卦盤,忽然想起自己在人間當樵夫時的經曆。那年春天來得格外早,桃花剛謝就下起了暴雪,地裡的莊稼全被凍死,百姓們顆粒無收。當時村裡的老人們都說,這是老天爺動了怒。
"您的意思是,陰陽二氣紊亂導致了天象異動?"他轉頭看向老君,"可是什麼原因會讓陰陽失衡?"
老君歎了口氣,拂塵指向人間的方向:"自陛下登位以來,三界太平已有三萬餘年。可近千年來,人間的欲望日益熾盛,貪嗔癡念化作濁氣直衝雲霄,漸漸擾亂了天地間的陰陽平衡。"
他指著八卦盤中那條幾乎消失的陽魚:"陽氣主升發,代表天地正氣;陰氣主沉降,收納世間濁氣。如今陰盛陽衰,陰陽失調,長此以往,不僅星辰會偏離軌跡,就連四時輪回也會徹底錯亂。"
三、人間巡禮
張興東決定親自到人間看看。他褪去帝袍,化作一個尋常書生的模樣,踩著一朵祥雲降落在江南的一座小鎮上。正是清明時節,本該細雨霏霏的天氣,卻見烈日當空,田埂上的秧苗都蔫頭耷腦地垂著葉子。
"這鬼天氣,三月裡就熱得像六月。"田邊一個老農正揮著鋤頭抱怨,他腳下的土地裂開蛛網般的紋路,"前幾天還下冰雹砸壞了莊稼,現在又鬨旱災,這日子沒法過了。"
張興東走到鎮上的茶館,聽見茶客們在議論紛紛。一個穿長衫的秀才搖頭晃腦地說:"聽說京城那邊更邪門,夏至那天竟下起了鵝毛大雪,翰林院的老先生們都說這是不祥之兆。"
"何止啊,"旁邊一個商人模樣的人接話道,"我從嶺南來,那邊的荔枝樹在臘月裡開花結果,百姓們都說是妖異作祟,嚇得紛紛燒香拜佛呢。"
張興東端起茶杯,卻發現杯中茶水竟在無緣無故地沸騰。他將靈力探入水中,感受到一股混亂的陰陽二氣在相互衝撞。這讓他想起老君說的話,人間的欲望真的能影響天地運轉?
在鎮上閒逛時,張興東看到一個婦人正在路邊燒紙,火堆前擺著各種祭品。"求老天爺保佑我兒子能中舉,"婦人一邊磕頭一邊念叨,"隻要能高中,我願意折壽十年。"
不遠處的土地廟前,幾個年輕人正圍著一個算命先生。"先生,您看我啥時候能發大財?"一個穿綢緞衣服的公子哥問道,手裡把玩著兩塊玉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張興東忽然明白過來,這些看似平常的祈願背後,都藏著強烈的欲望。無數人的貪念、執念、妄念彙聚在一起,形成一股巨大的濁氣,正如老君所說,這股力量足以擾亂天地陰陽。
四、東海溯源
從人間返回天庭後,張興東立刻召集眾仙議事。當他說出自己的發現時,朝堂上頓時一片嘩然。
"陛下,豈能因凡夫俗子的妄念就動搖天道根基?"托塔李天王上前一步,手中的寶塔發出陣陣金光,"依老臣看,定是有妖魔在暗中作祟,不如派天兵天將下界清剿一番。"
"不可。"太白金星連忙勸阻,"如今陰陽失衡,天地間的元氣本就紊亂,若再動刀兵,恐會引發更大的災禍。依老臣之見,不如先查明陰陽失衡的根源所在。"
張興東沉吟片刻,想起老君曾說過,東海的歸墟是天地間陰陽二氣交彙之地。"朕決定親自去東海一趟,"他站起身來,金色的龍袍在殿內的珠光下熠熠生輝,"眾卿在此留守,若有要事,可通過千裡鏡與朕聯係。"
駕著祥雲來到東海邊時,張興東發現海水竟然在倒流。原本應該潮起潮落的海麵此刻如同沸騰的開水,巨大的漩渦在海麵上不斷生成又消失。他化作一條金龍潛入海中,穿過層層疊疊的暗流,終於來到了傳說中的歸墟。
歸墟是一個巨大的黑洞,無數水流從四麵八方彙入其中,卻永遠填不滿這個無底洞。按照《山海經》的記載,這裡是天地間陰陽二氣循環的關鍵所在。可此刻,張興東卻看到一股黑色的濁氣正從歸墟中噴湧而出,與原本清澈的海水混雜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