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神的誕生
一、混沌中的第一縷光
鴻蒙未開時,天地是團無邊無際的混沌。裡麵沒有上下左右,沒有過去未來,隻有團沉甸甸的氣,像被揉皺的錦緞,裹著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有粒比塵埃還小的光點,在混沌深處浮沉了不知多少歲月,它沒有意識,卻總在微微顫動,像顆不安分的心跳。
這天,混沌突然劇烈翻湧。不知從哪裡來的力量撕扯著錦緞般的氣團,那些被裹了億萬年的東西開始碰撞——有塊棱角分明的石頭撞上團軟綿綿的霧氣,有簇跳動的火苗舔舐著灘粘稠的液體。光點被股力量推著,撞向片冰涼的區域,它突然“啪”地聲綻開,化作道銀線,在混沌中撕開道細縫。
縫裡漏出的不是光,是種奇怪的聲音。像無數根琴弦被同時撥動,又像千萬片樹葉在風中摩擦。原本靜止的混沌被這聲音驚動,開始按某種規律旋轉:重的東西往下沉,輕的東西往上飄,火苗聚成團赤紅,液體彙成片幽藍,石頭則在中間慢慢堆疊。
光點化作的銀線越來越亮,它開始沿著裂縫遊走,所過之處,混沌自動分開。遇到那團赤紅時,銀線分出縷纏上去,赤紅頓時變得溫順,不再四處亂竄;碰到那片幽藍時,銀線又分出縷,幽藍便開始有節奏地起伏;路過石頭堆時,銀線再分出縷,石頭堆突然長出些細密的紋路。
當銀線回到起點時,混沌已經變成三層:上層飄著輕盈的氣,泛著淡淡的金色;中層是粘稠的液體,閃著幽藍的光;下層是厚重的石塊,透著暗沉的紅。而那道銀線,此刻已變成個模糊的人形,他睜開眼,混沌中便有了明暗,他揮揮手,三層天地間便有了往來的通道。
“原來我是來分清楚這些東西的。”人形喃喃自語,聲音在空曠的天地間回蕩。他低頭看向自己的手,掌心還沾著些赤紅的火星、幽藍的水珠和灰褐色的石屑。這些東西在他掌心輕輕跳動,像在撒嬌,又像在等待指令。
二、水火的初遇
被銀線纏過的赤紅火苗,在金色氣層裡翻滾了七七四十九天後,突然凝聚成個穿紅衣的少年。他剛成形就不安分地到處亂竄,指尖劃過的地方都留下道火線,把那些輕盈的氣燒得滋滋作響。有次他玩得太瘋,竟跌進了中層的幽藍液體裡。
“燙死我了!”液體裡突然傳出個清脆的女聲。紅衣少年嚇了跳,隻見液體翻湧著,浮出個穿藍衣的少女,她的頭發像水草樣飄在身後,皮膚白得像凝結的冰。少年剛要道歉,少女已經揚起手,道水鞭“啪”地抽在他胳膊上,留下道水痕。
“你是誰?為什麼來我的地盤搗亂?”少女叉著腰,腳邊的液體都在翻騰。少年發現她生氣時,眼角會泛起層水霧,像中層天地邊緣常有的那種薄霧。
“我叫燧,是從上麵來的。”少年撓撓頭,胳膊上的水痕突然冒出白煙,“你的東西好涼,比下層的石頭還涼。”
少女突然笑了,她的笑聲讓周圍的液體都泛起漣漪:“我叫汐,這裡是我的海。你要是再敢放火,我就把你凍成冰塊。”說罷,她指尖彈出滴水珠,落在少年手背上,水珠沒入皮膚,竟長出片小小的水紋胎記。
兩人就這樣吵吵鬨鬨地相處起來。燧發現汐的海能變幻出各種形狀,有時是溫柔的波浪,有時是鋒利的冰刃;汐則發現燧的火並不總是傷人,在寒冷的時候,團小小的火苗能讓人心裡暖暖的。有次下層的石頭突然噴發,滾燙的岩漿湧進海裡,是燧用自己的身體擋住岩漿,汐則用海水冷卻他被燙傷的皮膚。
他們的傷口愈合後,接觸的地方長出了新的東西——燧的掌心生出朵藍色的火焰,汐的發間開出朵紅色的蓮花。這些東西落在天地間,藍色火焰變成了能煮熟食物的灶火,紅色蓮花化作了連接三層天地的彩虹橋。
三、山石的覺醒
下層的石頭堆在混沌分開後直很安靜。直到某天,塊最大的石頭突然打了個哈欠,從裡麵滾出個穿灰衣的巨人。他站起來時,天地都晃了晃,頭頂能碰到中層的海水,腳踩在最深處的岩漿上卻渾然不覺。
“你們吵到我睡覺了。”巨人的聲音像兩塊巨石在摩擦,他低頭看見正在彩虹橋上玩耍的燧和汐,眉頭皺得緊緊的,“上麵的光太亮,下麵的火太燙,能不能讓它們安分點?”
汐剛要反駁,卻見巨人隨手抓起塊石頭,在手裡揉了揉,竟捏成隻石鳥。石鳥撲扇著翅膀飛向金色氣層,飛過的地方,那些輕盈的氣突然變得實在,能托住東西了。燧眼睛亮,也彈出團火苗,點在石鳥身上,石鳥頓時有了溫度,不再冷冰冰的。
“我叫嶽。”巨人看著石鳥在氣層裡盤旋,突然笑了,他的笑容讓周圍的石頭都開出了白色的花,“我好像能把這些硬塊變成各種樣子。”他說罷,雙手在胸前合攏,再張開時,麵前突然出現座險峻的山峰,山峰上有瀑布飛流直下,落入山腳的湖泊——那是汐引來的海水,被燧的火烤得暖暖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嶽很快發現自己的能力不止於此。他能聽懂石頭的語言,知道哪塊石頭裡藏著閃亮的金屬,哪塊石頭裡睡著會發光的蟲子。他把這些寶貝挖出來,送給燧和汐:金屬被燧的火煉化成堅硬的工具,發光的蟲子被汐串成項鏈,掛在彩虹橋上,晚上也能看見路。
有天,嶽在挖石頭時,手指被塊尖銳的石片劃破了。滴灰色的血落在地上,竟長出了片森林。樹木迅速長高,枝葉伸進中層的海水裡,開出了五顏六色的花。汐驚訝地發現,有些花會結果,果實裡的種子落在嶽的石頭上,竟能紮根生長。
“原來我們的東西混在起,能長出新的東西。”燧看著樹上熟透的果實掉下來,砸在石頭上裂開,裡麵的籽蹦出來,很快又長出小樹苗,突然明白了什麼。他和汐、嶽手拉手站在森林裡,他們的腳下,泥土開始變得肥沃,河流開始蜿蜒流淌,天地間第一次有了生機。
四、氣中的歌聲
金色氣層裡,那些被燧的火燒過、被石鳥踩過的氣團,在某天清晨突然開始唱歌。歌聲很輕,像風吹過琴弦,又像露珠落在花瓣上。隨著歌聲,氣團漸漸凝聚,變成個個透明的身影,它們沒有固定的形狀,能隨意變成雲、變成霧、變成風。
最先成形的是個穿白衣的少女,她的頭發像流動的雲,眼睛像最亮的星星。她能聽懂所有的聲音:樹的生長聲、水的流動聲、火的燃燒聲、石頭的呼吸聲。她告訴燧、汐和嶽:“你們的動靜太大啦,把氣裡的聲音都吵醒了。”
少女名叫嵐,她能讓風帶著聲音跑遍整個天地。燧發現,有了嵐的風,他的火能燒得更旺,還能傳到更遠的地方;汐發現,風推著她的海水流動,形成了洋流,能把果實的種子帶到各個角落;嶽則發現,風吹過他的山峰,能讓石頭變得更堅硬,還能吹出美麗的花紋。
嵐不是獨自來的。隨著她的歌聲,更多的氣團凝聚成形:有的喜歡追逐太陽,能發出溫暖的光;有的喜歡躲在月亮後麵,能帶來清涼的夜;還有的專門收集人們說的話,把善意的話語變成雨滴落下,把惡意的話語吹散在風裡。
這些氣中的生靈教會天地如何呼吸。它們在金色氣層裡搭建了座看不見的橋,讓陽光能均勻地灑到每個角落;它們在中層的海麵上跳舞,形成潮汐,提醒生靈們時間的流逝;它們在下層的山穀裡唱歌,讓石頭和樹木都能安心生長。
有次,場巨大的風暴襲來,海水倒灌,火焰失控,連堅硬的石頭都在搖晃。是嵐帶領所有氣中生靈,用身體組成道屏障,擋住了風暴的衝擊。燧、汐和嶽趁機合力修補天地:燧用火焰熔斷多餘的水流,汐用海水熄滅失控的野火,嶽用石頭堵住裂開的地縫。風暴過後,他們站在起的地方,長出了株參天大樹,樹上結滿了各種形狀的果實。
五、果實裡的新世界
那株大樹的果實成熟時,整個天地都彌漫著香甜的氣息。每個果實都與眾不同:有的像跳動的火苗,有的像流動的水滴,有的像堅硬的石頭,有的像輕盈的雲朵。嵐摘下個雲朵般的果實,剝開時,裡麵飛出無數彩色的光點,落在地上變成了會飛的鳥兒。
“原來這些果實裡藏著新的生命。”嶽捧著個石頭般的果實,小心翼翼地放在地上。果實裂開,裡麵爬出隻背著硬殼的小蟲子,它慢慢長大,竟變成了隻巨大的烏龜,能在海裡遊,也能在地上爬。
燧和汐也摘下果實。火苗般的果實裡跑出各種各樣的走獸,它們不怕火,還能在寒冷的時候靠近火焰取暖;水滴般的果實裡遊出各種各樣的魚蝦,它們能在淡水裡生活,也能在海水裡遨遊。這些新的生命很快遍布天地,它們吃樹上的果實,喝河裡的水,在山洞裡安家,天地間變得熱鬨起來。
隨著生靈越來越多,新的神明也漸漸誕生。有隻總在清晨啼叫的公雞,吸收了足夠的陽光,變成了掌管黎明的神;有條能在深海發光的魚,凝聚了足夠的月華,變成了守護黑夜的神;甚至有朵總在懸崖上綻放的花,因為吸收了太多的風雨,化作了掌管季節變換的神。
最初的四位神明看著這切,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燧教會生靈們如何用火取暖、烹飪食物;汐教會生靈們如何辨彆水源、治理河流;嶽教會生靈們如何開采礦石、建造房屋;嵐則教會生靈們如何觀察風向、辨彆方向。他們不再直接乾預天地的運行,而是讓新的神明和生靈們自己管理這個世界。
某天,燧、汐、嶽和嵐站在最初那株大樹下,發現樹乾上多了圈新的年輪。年輪裡清晰地記錄著天地誕生以來的切:混沌初開的裂縫,水火相遇的彩虹,山石覺醒的森林,氣中回蕩的歌聲,還有無數新生命誕生的喜悅。
“我們好像完成使命了。”嵐的身影開始變得透明,像要融入周圍的風裡。燧和汐、嶽也感覺到自己的身體在慢慢變化,正在化作天地的部分:燧的火焰融入了太陽,汐的海水融入了江河湖海,嶽的身軀融入了山川大地,嵐的氣息則化作了無處不在的風。
最後刻,他們四雙手再次握在起。接觸的地方,長出了顆小小的種子,種子落地生根,很快長成株新的樹苗。這株樹苗上,同時開著火紅、幽藍、灰褐、瑩白四種顏色的花,花謝後結出的果實,每個都像個小小的混沌,裡麵藏著新的可能。
許多年後,當生靈們仰望天空時,會看見太陽像團永不熄滅的火焰,月亮像片溫柔的海水,星星像散落在天上的石頭,而風裡,總帶著若有若無的歌聲。他們知道,這是最初的神明們留在世間的痕跡,提醒著每個生命:天地的誕生,源於分離與融合;而萬物的繁衍,在於理解與共存。
喜歡玉皇大帝轉世之長生訣續!請大家收藏:()玉皇大帝轉世之長生訣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