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啟蒙讀物的形製,倒是有些類似漢語中的格律讀物與古典詩詞。
以三字,四字,五字,六字,七字,九字為句,輔以特殊的聲律,讀起來朗朗上口。
凱瑟琳帶著陸鈞誦讀的啟蒙文章,名為《萬古銀河頌》,據說也是銀河大賢者所作。
這篇文章四字一段,形製頗有些類似《千字文》與《四字鑒略》。
主要內容則是在讚頌銀河係內的七大起源生命孕育星球,以及在那些曾在銀河係漫長的存續過程中,展現過一定風采的智慧文明與智慧生命。
“恩培多克,載承源根。阿斯維塔,製宰均衡。”
“克西美尼,永逐自由。克拉利特,刹那輝煌。”
“斯塔法耶,他生變動。西斯納雅,自生沉寂。”
“俢珀斯特,混同真常。佑我祖星,永存永昌。”
……
一字一頓的跟隨誦讀聲中,陸鈞對於銀河係中的七大起源生命孕育星球,也算有了基礎的了解。
這幾句頌詞,分彆是對七大起源星球所孕育生命的特征概括,通用語原文很是朗朗上口。
隻可惜翻譯為漢語之後,通用語本身的韻律就無法保證,讀起來有些不倫不類。
陸鈞之前在地球駐守基地的時候,就查過一點有關起源星球的常識。
因此他知道頌詞中的“斯塔法耶”,指的正是地球母星。
在北冕座主星團中,根據生命族群的某些共同特征,粗略的劃分出了許多的生命譜係。
這些生命譜係,是淩駕於一般生態族群之上的抽象性特征分類。
銀河係中,七顆起源星球上孕育的生命族群,正好就是屬於其中七個不同的生命譜係。
《萬古銀河頌》中,每一顆起源星球後麵的特征概括,也正是七大生命譜係的代稱。
從地球上誕生的生命類群,以及由此衍生而來的智慧族群,絕大部分都屬於“他生性”。
且在這些智慧文明發展過程中,往往充斥著劇烈而頻繁的“鬥爭性”和“變動性”。
所以對地球孕育的這一類智慧生命族群的特征概括,才會是所謂的“他生變動”。
關於所謂的“他生性”,“鬥爭性”以及“變動性”,全都是非常抽象的概念性特征總結。
說實在的,陸鈞的相關認識非常淺陋。
他隻能從表麵字義,以及此前對人類曆史的認識揣測一二。
“他生性”與“自生性”對立。
應該是指地球孕育的原生智慧生命族群,必須仰賴其他生命族群,才能維係自身存續。
至於“鬥爭性”和“變動性”,陸鈞就有些摸不著頭腦了。
這倆不應該是生命發展進化的必然屬性麼?
難道說,還有其他的生命類群,能不依靠這兩種屬性,就發展進化?
到現在為止,陸鈞才來到這個時代十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