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講的眾人,心中浮想聯翩各不相同。
孫紫瑩的講解,卻並沒有停止。
“關於自限性和超限性的異能分類方法,某種意義上講,也能適用於修行其他超凡體係,所塑造的係統性的超凡能力。
雖然並沒有明確清晰的理論支持,但根據一般的經驗,效果越是強大神奇,潛力越是恐怖的天賦異能或者超凡能力,越會表現出自限性。
當然,這一點並不絕對,很大程度上也與智慧生命體對自身,對自我,對內外一切事物的認識相關。
某些意義上講,天賦異能的自限性或者超限性,其實屬於極其唯心的範疇。
也是因為這種特點,自限性與超限性這種天賦異能的分類學說,傳播性與接受程度並不算廣。
許多文明底色較為偏向理性的智慧文明,並不怎麼認可這種唯心程度較高的理論學說體係。
但是對於諸多覺醒自限性天賦異能的異能者來說,這種學說的價值卻非常高。
除了以上這兩種分類方法之外,還存在一種相對大眾的天賦異能分類方法。
各種基於超凡體係,塑造的超凡能力,在使用過程中,往往需要消耗固定的,對應的某種特殊超凡要素,某些甚至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
譬如說元素登神體係中,所塑造的各種類元素超凡能力,使用過程中基本上,都需要消耗對應的元素能量,以及生命體自身的精神力量。
再譬如影鎧契約體係中,通過在夔尊聖牟見證下簽訂的各種契約,所獲得的各種超凡能力,在使用過程中就需要承受這些超凡能力的反向侵蝕。
天賦異能的變動力位格相對較高,因此具備許多基於超凡體係塑造的超凡能力所不具備的奇異性。
其中之一就是,相當多的天賦異能在使用過程中,並不需要消耗某種特殊的超凡要素。
上麵提到的這種異能分類理論,主要就是根據異能的使用消耗以及使用代價,對天賦異能進行劃分,被稱作代價消耗分類法。
依照使用消耗涉及層次的多與寡,可以粗略的將天賦異能分為多重消耗限製型,單一消耗限製型,以及無消耗限製型。
依照使用代價的有無強弱,可以粗略地將天賦異能分為多重代價限製性,單一代價限製性,以及無代價限製型。
在這種分類理論框架下,基於這兩組6種基礎分類,可以組合出9種不同分支的異能類型。
依次是多重消耗&多重代價限製型……無消耗無代價限製型。
我想根據這9種分類的名字,你們應該就能夠理解,無消耗無代價限製型的天賦異能,顯然要比其他八類天賦異能強大的多。
不過根據學院兩千餘年的詳細統計,以與其他教授異能體係的超凡學府的交流溝通來看。
無消耗無代價限製的異能,極其稀少罕見。
這種類型的異能,要麼一無是處,要麼極其強大。
比方說1500年前,學府曾經有一位前輩,意外覺醒過無消耗限製性,以及無代價限製型的異能。
這種異能的效果,是能無條件的指定某一個生命體,讓對方在一定的時間內,不受控製的沉浸在悲傷之中。
因此被稱作“悲傷之力”。
這種異能,雖然沒有任何明確的攻擊性和傷害性,但控製效果卻相當不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