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接下來就由唐學弟先為你們講解,最基礎的戰鬥理念基礎知識。”
說罷應九天與克魯斯兩人,便徑自走下講台也找了一處空桌坐了下來。
唐玄武則輕輕一點隨身終端,求知閣內再次被現實覆寫,完全化作一片綿密叢林。
整個叢林中,同時存在著數十處,不同的物種互相捕獵搏鬥的場景。
唐玄武指著這些場景對眾人道:“宇宙中的智慧族群,智慧文明數量極其繁多,每一個族群幾乎都有獨屬於自身的戰鬥理念。
而這些戰鬥理念,幾乎都發端於該生命族群,點燃智慧火花,進化為高等智慧生命之前的蒙昧階段。
對於四類人族,尤其是我們黑鐵人族來說,在誕生智慧,學會使用工具之前,處於蒙昧階段的遠古先祖,最常用的戰鬥技巧便是奔跑。
你們且仔細觀察這些投影錄像中,各種不同低等生命捕獵與逃跑的過程。
無論這些捕獵者與被捕獵者的體型大小,體態構造,在生與死的搏殺中,最常用的最主要的行為,同樣也是奔跑。
準確的說,應該是基於奔跑的追與逃,以及在此基礎上延伸出的攻擊和閃躲,輸出傷害和承受傷害,而這兩條恰恰是一切戰鬥的最核心關鍵。
不論智慧生命進化為怎樣高等的存在,無論智慧文明發展到怎樣繁盛的存在。
隻要他們之間還存在戰鬥,那麼戰鬥的關鍵,就一定是上述這兩條。
在攻擊和輸出傷害側延伸出來,偏向於高爆發類型的瞬時破壞,偏向於即爆發類型的持續破壞。
在閃躲和承受傷害側延伸出來,偏向於規避一切傷害的完全閃避,偏向於承受部分傷害的強大防禦。
考慮到智慧生命體的生命,隻有一次。
但是在攀登超凡的過程中,所有生命體都會經曆數量極其繁多的戰鬥搏殺。
常言道人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
以區區一條性命,麵對數量繁多的戰鬥,保不準哪次就會身隕道消。
因此對於所有有誌於攀登超凡之人來說,首要學習的,不是如何獲得強大的爆發輸出能力,而是如何保住自身的性命。
古語有雲:想要打人,必先挨打。說的正是這個道理。
這個道理也極其適用於你們當下的處境。
遭受攻擊之後,想要反擊並不容易,更重要的還是如何想辦法閃避或者防禦對方的攻擊,進而保全自身。
閃避和防禦,不要看這兩個詞,說起來簡簡單單,想要做到其實非常難。
對於絕大多數完全沒有戰鬥經驗的人來說,遭遇攻擊或者危險的第一反應,往往是驚慌失措,不能自持。
這種情況下,受到恐懼心理的影響,生命體對於自身物質軀體的掌控程度,往往會斷崖式的下降。
甚至很多人,會出現骨軟筋麻,手腳無力,渾身虛汗的情況,很難做出正確的閃避或者防禦行為。
智慧生命體想要在戰鬥過程中,做出閃避或者防禦這樣的行為動作,必須具備三個主要的前提。
第1個重要的前提,那就是所謂的膽魄。
膽魄這個概念雖然虛無縹緲,但卻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
所謂膽魄,最主要的一種表現,應該是指遇事不慌不亂的基本素養。
隻有不慌不亂的情況下,才能自如掌控自身的物質軀體,做出相對合理,相對正確的行為動作,以此來達成閃避或者防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