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鈞閃念思索中,盧卡斯已經收回了目光,繼續開始講解。
除了與構築超凡能力相關的這一部分知識外。
還有一部分知識,陸鈞此前的了解也比較少。
這部分知識,涉及基因融合體係與智慧族群的文明形態演變關係。
作為基因融合體係的核心,基因種子的製作,從來都是重中之重。
無論是星際學府,星際財團,密教團體,超凡協會,還是文明實體,隻要到了一定的規模,基本上都會有下屬的基因種子製作機構。
北冕座主星團中,絕大多數的基因種子,都是從這些星際實體中流傳出來的。
對於單獨的個體生命而言,隻要能夠確認安全性,基因種子的來路,其實並不是一件特彆重要的事情。
但對於文明族群來說,龐大的基數需求之下,構建穩定的基因種子生產製作體係,就是一件足以影響文明生死存亡的重大事項。
任何一個將基因融合體係,作為主修體係的文明族群,都必須專門培養構建極為龐大的,獨屬於自身的基因種子生產製作體係。
一套完整的基因種子生產製作體係,從超凡物種的培育,到原始細胞的采集,到基因序列的調製,到超凡要素的淬取,再到基因種子的保存,涉及到的技術極多,跨越的層次極大。
這上麵的每一個環節,都是一門極為複雜的綜合性知識技術體係。
遠的不說,單單就說超凡物種的培育。
一個能夠穩定遺傳超凡能力,並大規模繁衍的超凡物種,培育時間都需要以萬年計。
黑鐵人族邁入星空兩萬年,動用億萬萬人類的整體智慧和精力,到目前為止,總共也才培育出十多種能夠穩定遺傳超凡能力,並大規模繁衍的低級超凡物種。
單憑這十幾種低級超凡物種,顯然遠遠無法滿足和適應以兆為單位的龐大人口的需求。
每一個人的思維認知,行為習慣,都不完全相同。
依照基因種子的選擇,以及超凡能力的構築理論。
注射融合的基因種子原體,與個人的思維認知,行為習慣越是契合,融合的難度越小,融合進度越快,融合之後構築複現的超凡能力越多。
換句話說,對於一個龐大的文明族群而言,所能培育的,大規模繁衍的超凡物種越多,所能製作的基因種子的數量和種類越多。
整個文明族群整體變強的概率就越大,速度也越快。
反過來講,文明族群所能自主製作的基因種子的數量和種類,也會極大地影響文明族群個體的思維認知和行為習慣,進而深入影響整個文明族群的文明形態演變進程。
同理,基於基因種子衍生而來的基因融和譜係,對於文明族群的文明形態演變,同樣也會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
當然,這種影響的時間跨度,同樣也是以萬年甚至十萬年,百萬年為單位。
在這一點上,基因融合體係與機械改造體係,就表現出了極為巨大的差異。
在攀登超凡之路的前期,機械改造體係主要用於外在輔助,由此發展而來的龐大機械生產加工製造體係,普適性更高,對於文明族群的文明形態演進,影響反而相對較弱。
說到這裡,盧卡斯還特意用陸鈞他們此前生活的21世紀的工業體係舉例。
21世紀,是黑鐵人族正式邁入星空時代的前夜。
在那個時代,上古天夏族之所以能夠成為帶領黑鐵人族邁入星空的主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