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元點了點頭,接著這個話茬繼續說道:
“我也正想要說此事,依照《太常道體》總綱所載,修行此法,必須先通過觀想之法,構建出源自人身,又高於人身的經脈竅穴係統。
然後基於這些經脈竅穴,采攝煉化契合自身的元氣,煉就獨特的法力,然後更進一步錘煉形體軀殼,溫養魂魄神識,煉就各種神通。
若是依照我們這幾天所學的各種超凡知識與超凡理論。
這套所謂的經脈竅穴係統,應該屬於某種奇特的能量現象態節點網絡,作用與元素登神體係中的元素能量池有些類似。
所謂“元氣”這種概念,指代的事物應該是太常天庭話語體係中,某一類獨特的基本超凡要素。
各種神通,就像應九天前輩所說的那樣,屬於某種獨特的超凡能力。
蹊蹺之處在於,在青都仙闕中觀想那尊太常原象,所獲得的《太常道體》總綱,明明使用的是某種未知的陌生語言文字係統。
但轉錄到我們的思維中時,偏偏卻會與我們以往天夏語言認識中的的經脈竅穴係統聯係對應起來。
而且‘元氣’,‘魂魄’,‘神識’,‘神通’,甚至是‘天庭’這些轉錄而來的概念,也都與以往我們認識中的神話傳說,存在似是而非的聯係。
這讓我心中有些懷疑,我們以往所處的所謂的“上古時代”,是否真像應九天他們所言的那樣,完全不存在超凡之力。”
“這種現象,或許與跨語言的互相翻譯,以及名相對應有關。”周忘荃搖了搖頭,思索著說道:
“我們來自2萬年前的21世紀,從小接觸的是2萬年前的天夏族原生文明,學習的是上古天夏語。
嚴格的來說,我們基於文明底色的思維認知構成方麵,和這個時代從小接觸通用語的黑鐵人族,並不一樣。
這種區彆導致我們在學習北冕座通用語,以及其他的陌生語言文字體係的時候。
對於某種形式,神似,甚至定義或者讀音接近的事物,會本能的往上古天夏語中,已知的已有的概念上麵靠。
在進入青都仙闕,觀想太常原象之前,應九天已經給我們灌輸過【太常天庭】,《太常道體》的基本概念。
基於這種概念,與上古天夏族傳說的隱隱聯係。
導致《太常道體》轉錄到我們的思維認知中時,會在我們自身先入為主的情況下,與更多對應的概念聯係起來。
實際上仔細思辨一番,所謂的元氣,魂魄,神識,神通,天庭,完全可以分彆各換另外一個名字。
譬如將其叫做靈氣,靈魂,靈識,靈通,道庭,對其本質並不會有什麼影響。”
葉裁煙也點頭道:
“周老師說的有道理。應九天他們,對於所謂的神通,天庭,就沒有我們這樣的,先入為主的心理濾鏡。
在他們的認識中,《太常道體》不過就是一套源自玄窮古界·太常天庭的特殊超凡體係。
對於所謂的‘神通’,在他們的認識中,也不過就是某種奇特的超凡能力,並不比修行其他超凡體係鑄就的超凡能力來的特殊。
歸根究底,還是源自我們自身過往的根深蒂固的概念認識,讓我們有了這種錯覺。
實際上這種現象不單單出現在我們身上,我查閱了一部分修行《太常道體》總綱的學府前輩們留下的經驗。
發現進入了青都仙闕,通過觀想太常原象,獲得了《太常道體》總綱以及神通之法的學府前輩們,有相當多人的基礎母語並非通用語。
轉錄到他們思維意識中的法門,有關於‘元氣’,‘魂魄’,‘神識’,‘神通’的概念,也會與他們母語中,相似或者相近的文字概念聯係對應起來。
譬如有位叫做巴那斯的魯特族學府前輩,轉錄的《太常道體》總綱,就以他們族群古代傳說中的‘密素’這個概念,來指代‘元氣’這個超凡要素。
其他諸如‘魂魄’,‘神識’,‘神通’,也分彆對應他們傳說中與之相近或者相似的文字概念。
學府收錄的《太常道體》的總綱,因此存在諸多不同的版本,這些版本中,對於各種概念的指代詞語,本身就存在很大的差彆。
根據學府諸位高能級強者的研究推測,這正是《太常道體》這部法門的玄妙之處,也是太常天庭這個玄窮古界的超級實體的強大之處。
觀想太常原象時,每一個不同的智慧族群,乃至於同一智慧族群下的每一個不同生命個體。
領悟的具體總綱法門,都是最契合自身的,個性化的定製版本。
也因此可以說,每一套《太常道體》的總綱法門,都存在一定的差彆。
這也是應九天他們所說的,通過普通方法,學習學府收錄的《太常道體》的版本,難以成功入門的一個重要因素。”
喜歡百日登神:從煉假成真開始請大家收藏:()百日登神:從煉假成真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