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改造之後的生命形態,發生高等蛻變,獲得足以比肩衛星星體生命的力量,就說明改造成功,成功晉升為大機械師。
如果改造失敗,大多數情況下,機械師本身的原始靈性,都逃脫不了泯滅消散的下場。
也正是因為這種原因,大多數卡在c級層次的高級機械師,在沒有絕對把握的情況下,都不敢行險一搏。
無論是誕生於淺層無限星辰海中的基因融合體係和機械改造體係,還是誕生於其他宇宙空間中的超凡體係,都是建立在浩如煙海的通識學基礎上。
因此我希望你們,始終要對通識學保持著足夠的敬畏,以及熱誠的學習態度。
並且在日後攀登超凡之路的過程中,始終孜孜不倦地汲取各種知識,爭取成為博學者。”
講完這些之後,劉玄兆又分彆就學徒級,初級,低級,中級機械師的具體判斷標準,簡要做了介紹。
隨後,又單獨對成為一名學徒級機械師,需要掌握哪些方麵的通識學內容,展開了詳細講述。
陸鈞在認真聽講的過程中發現,劉玄兆視作基礎通識學知識的內容,與他們之前在二十一世紀時,學習的數學和物理知識有些相似。
或者應該這麼說,劉玄兆教給他們的這些內容,正是基於他們在21世紀的數學和物理知識的基礎上。
結合《銀河通識》中的內容,所做的銜接式的重構講解。
從而讓他們這些人,在已經形成的原有的知識體係的基礎上,快速向著銀河通識中的知識體係框架過度轉變。
淺層無限星辰海中的基礎規則極其穩固。
兩萬年前,上古黑鐵人族已經總結發現的物質世界的基礎規律,在兩萬年後的時代並沒有發生什麼改變。
唯一的區彆在於,《銀河通識》中的知識體係,對於物質世界的基礎規律的認識程度,遠比二十一世紀的物理學,要深刻和本質的多。
同時類似數學這樣的邏輯學工具,也要更加的複雜高級。
陸鈞他們八個大學生,再加上同為大學生的冷清秋,以及工程師葉天工,程序員柳峰翠。
對這方麵的知識,學習接受的速度相對較快。
而除了他們之外,剩下的人,對於這部分內容的學習理解速度,就相對比較一般了。
劉玄兆也注意到了這種情況,因此在課程快結束的最後,特意對眾人告誡道:
“有關世界基礎認識方麵的通識學內容,以及各種邏輯學工具知識,相對而言,比較複雜枯燥。
但這部分內容恰恰又是基礎中的基礎。大到星空堡壘,小到通訊終端。
各種各樣的機械造物的製造,都建立在這些知識的基礎上。
甚至於基因種子的製作,離不開建立在這些知識上的機械改造手段的支持。
即使是極其純粹的,主修深層宇宙空間中各種自修自證體係的超凡者,也同樣會發展出與此類似的知識體係。
因此,可以說這些基礎知識和邏輯學工具,是成長為強者不可或缺的基礎之一。
無論你們學習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樣的困難,都需要持之以恒,永不放棄的去鑽研突破。
遇到任何問題,都可隨時向我或者伊露維絲小姐的分型子體請教。”
對此,眾人心中或多或少都已經有了相關的認識。
因此聽到劉玄兆的告誡,全都神色嚴肅的點了點頭。
即使是剛才聽的眉頭直皺,學得極為痛苦的張作龍,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