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答案究竟是什麼呢?”
思維發散編織為殿堂,陳默漫步其中,畢生所學的智慧灌注為牆壁,空蕩蕩的宮殿裡隻有一套桌椅。
他快步來到書桌前,打開了桌角的台燈,暖黃色的光芒照亮了桌子上一遝厚厚的手稿,那是自己爺爺謄抄的一些東西,內容五花八門,但似乎都對陳默現在所處的環境提供不了幫助。
“陳默,不要被繞進去,既然全知與未知所指向的目標本就無法確定,那麼我們不妨用問題來回答問題。”
“用問題……回答問題?”
“是啊,如果能找到一個既能回答問題,又沒有具體導向的答案不就好了?”
“說的簡單,我上哪找去——等等……”
陳默愣了一下,
“馬太效應,梅林,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節選自《馬太福音》第十三章第十二小節,翻譯過來的意思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
也就是所謂的強者愈強弱者越弱,也可以認為是貧者愈貧富者愈富,
它的原理很簡單:其實就是一個簡單的相對論,即財富是一定的,富者斂財越多,那麼相對應的窮人就會越窮,
用到全知與未知上來說也是如此,當人全知的程度越強,相對的未知也會更多,所謂學無止境便是如此,
使用馬太效應回答全知與未知,便是以問題回答問題,這個原理本就不指向全知與未知這一個領域,
並且根據這一效應的相對發散,陳默還能分析出更多用來解答撒達·赫格拉問題的答案,所以,馬太效應這個回答相當於一個集合,而對方的問題則是其中的一個子集,
雖然回答看上去有些驢唇不對馬嘴,但撒達·赫格拉卻必須要承認這個回答,否則就是作繭自縛,為自己的問題抹除了所有的答案。
“你的回答……正確……”
話音落下後,撒達·赫格拉的身軀猛然縮水了三分之一,陳默攥緊拳頭,隱隱有些激動,“梅林,我們成功了。”
“是啊,吾王,我果真沒有看錯你,不過還請儘快收斂心思,我們還要再回答兩個問題。”
陳默點點頭,“繼續發問吧,撒達·赫格拉。”
話音落下,隻見撒達·赫格拉突然一分為三,將陳默團團圍住,與此同時,一份規則書從空中落下,被陳默攥緊了手裡。
已知,在你麵前有三位神隻,一位真神,一位假神,一位偽神,
其中真神隻說真話,假神隻說假話,偽神隨機回答真話或是假話。
你向他們提問三個是非題,且一次隻能提問一位,他們能聽懂你的語言,但卻隻會用自己的語言回答你【da】或者【ja】,但你卻並不知道這兩個回答哪個代表對或者錯,
現在,請你通過問問題的方式來套出三位神隻的身份……
喜歡序列:舊日君臨請大家收藏:()序列:舊日君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