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連忙道:
“不可!我建議不建水車,住房的話,兩戶人一間茅屋安置好即可,修路也暫時不必了。”
“十幾萬流民要過冬,應該優先把這些錢財用於購置柴火,被褥,讓流民能夠安全渡過寒冬才是首要任務。”
過冬對於這個時代來說是個大問題,每年被凍死的不少。
荀衍道:“其實我們原計劃是一戶一間茅屋,確實財政上有點吃緊。”
徐庶驚訝地看了荀衍一眼。
不是!
你們原本的計劃這麼離譜的嗎?
一戶人一間茅屋?
那不得準備一億錢?
還要建水車,準備過冬物資?
那不得兩個億打底?
你們哪來那麼多錢?
劉備和荀衍相視一笑。
劉備道:“看來元直還不清楚我們的實力啊。”
說著,劉備從身後書架上抽出一本總賬,
“元直請看。”
徐庶看了一眼賬本,睜大了眼睛。
一個月三四億錢收入!?
這是一個郡的收入!?
這都抵得上一個州了吧?
你們是土匪嗎?
哪來這麼多錢!?
劉備喝了一口茶:
“懂了吧?在我手下做事,最不缺的就是錢。”
這還是劉備收斂著賣的,不然何止三四億?
相當於整個大漢世家都在供養著劉備。
徐庶這才知道劉備的實力有多麼恐怖。
怪不得他敢收攏這麼多流民。
原本他還擔心劉備收攏流民會把他自己拖垮。
結果一看賬目。
好家夥!白擔心了。
這些流民吃他一年都吃不完啊!
這要是傳出去,恐怕諸侯們都會聞之色變吧?
徐庶又問道:“那為什麼財政會吃緊呢?”
按理說劉備這收入,養三個郡綽綽有餘。
劉備道:“你不能光看表麵的賬目。”
“我們收入高,花銷也高啊。”
“且不說什麼建水車和修路。”
“比如光是造武器我們就花了一個億。”
“諸侯們都搶著買鐵打造武器和戰甲,因此鐵價一直在漲,而且常常有價無市。”
“我們造農具要鐵,造武器,造戰甲也要鐵。”
“偏偏我們東海沒鐵礦!”
“我們隻能高價買入了。”
徐庶道:“那我們可以找新的鐵礦。”
劉備點點頭:“我已經派人去找了,如今泰山琅琊都在我手中,找個新鐵礦應該不難。”
“難的是要在明年開春之前找到,並且開采。”
“因為明年開春,不隻是要春耕。”
“各方勢力已經蠢蠢欲動,明年開春必有一戰。”
徐庶緊皺眉頭,一時也沒有什麼好的對策。
咚咚咚。
有人進門來報:
“主公,郡丞,趙將軍和太史將軍回來了。”
劉備起身高興道:
“走,元直,我帶你去認識我手下大將趙子龍和太史子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