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的母親也有點懵。
一百騎護送?
我兒子的官這麼大嗎?
我不是隻讓他去救孔公嗎?
救了孔公難道不應該在北海當官嗎?
怎麼跑東海當官來了?
不過自從進了琅琊郡,一路走來,她發現琅琊郡似乎與其他的地方不太一樣。
這裡到處都是人,都在開墾新田,修水渠,熱火朝天的。
與青州的死氣沉沉相比,這裡明顯充滿了活力。
不過看他們手上的農具,看起來都挺新的啊,而且造型也挺奇特。
太史氏道:“麻煩停一下車。”
負責護送的牛二喊道:“停!”
馬車停在了路邊。
在甘寧單騎衝入軍陣後,牛二也緊隨其後,拿了幾個小頭目的人頭。
如今也晉升到了統領級彆,統領百騎。
太史氏來到一個路邊老伯麵前:
“我想問一下,你們這的農具都是新的嗎?”
老伯見眼前這個老夫人從百騎護衛的馬車上下來,原以為是州裡的貴人。
沒想到穿著這麼樸素,也就跟村裡地主家的夫人差不多。
老伯說道:“是啊,官府借給我們的。”
太史氏點點頭:“這兒的官府倒是仁慈。”
“不過看上去你們的農具好像不夠啊,要輪流著用。”
老伯聽老夫人的口音像是青州那塊的,他笑道:
“官府缺鐵,沒辦法,我們能拿到的農具也不多。”
太史氏點頭道:“這官府倒也是儘力了。”
老伯笑道:
“可不是麼,這的官府可都是好官。”
“以前咱們這兒到處都是土匪,現在都清乾淨了。”
“咱以前就是給土匪劈柴燒飯的,那些土匪從不把咱當人,心情不好就把咱們當沙包打。”
“現在沒了土匪,咱無家可歸,太守大人便給我們分地開新田,還給咱們建新房子。”
太史氏詫異道:“還有新房子?”
老伯指了指遠處那山坡上的半成品小茅屋:
“喏,那就是咱的房子,不過現在咱們都睡營帳裡將就著,等建好了就可以住進去了。”
太史氏順著老伯指向的方向望去。
果然能看到許多人運送著茅草,木頭,泥土等建築材料。
太史氏詫異道:“新房子也是送的?”
這官府能有這麼大方?
老伯笑道:“怎麼可能?相當於官府借錢給我們建房子,不過我們可以分十年還清。”
“房子按最便宜的價格算的,有了這些田,省吃儉用十年還是能還得起的。”
“反正餓不死,還有地方住,天下哪找這等好事?”
太史氏點點頭:“看來這琅琊太守真是個好官。”
老伯擺擺手:“哎,此言差矣,琅琊太守雖然是好官,但琅琊太守是玄德公的部下,要感謝還是得感謝玄德公啊。”
“咱們手上這農具,還有那些建房子的材料,都是玄德公出錢出人資助的。”
太史氏又和老伯聊了一會兒,發現這個玄德公真是個神奇的人物。
怪不得這裡的農具都奇奇怪怪的,原來也是經過玄德公改良的啊,而且使用起來效率高了不少。
太史氏上了馬車,心中感慨,看來兒子找了個好主公啊。
....
好巧不巧,徐母和太史氏的隊伍在郯縣附近相彙了。
太史氏比較自來熟,乾脆坐到了徐母的馬車上聊了起來,互相分享一路上的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