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深深地看了一眼李儒。
本以為李儒是個渴望權力渴望到極點的人,否則他也不會不擇手段地殺死劉辯。
但現在看來,李儒似乎對權力不是非常看重。
約法三章中,有一項是他這輩子不能為官。
他似乎沒有一點抵觸。
他想看的卻是劉備的未來,而不是自己的未來。
趙雲道:“我看不懂你究竟想要什麼?”
李儒的眼神透著幾分無奈道:
“我隻想儘快平息這個亂世。”
“天下錢糧都在世家手裡,國庫空虛。”
“想要興複漢室,最主要的是如何讓世家把積蓄百年的錢糧吐出來。”
“為什麼隨便一個新晉諸侯都比皇帝強?”
“因為世家肯出錢出糧扶持他們。”
“漢靈帝貴為皇帝,缺錢缺糧,卻隻能靠賣官鬻爵從世家手裡換取一些錢糧。”
“發動十萬軍隊對抗黃巾軍都得咬牙自掏腰包。”
“你再看看有世家扶持的袁紹,十萬大軍說發動就發動,兩萬大軍直接殺到黃巾軍血染黃河。”
“人人都說要匡扶漢室,事實上人人都想當權臣。”
“他們不可能讓皇帝崛起來反過來控製他們的。”
“就拿袁紹來說。”
“他隱忍這麼多年,吃了這麼多苦頭,厚積薄發,成為了現在的冀州牧,”
“隻要再打幾年仗,他就能登上權力的巔峰。”
“等他登上權力巔峰,你覺得他會這麼好心,扶持皇帝,讓皇帝兵強馬壯,將權力拱手讓給皇帝嗎?”
“那多對不起他這三十幾年吃的苦頭啊?”
“世家不肯放手,這就意味著,皇帝的錢糧多少,由世家說了算。”
“這樣的皇帝,永遠隻能是世家的傀儡。”
“而滿眼都是私戶計的世家不可能把心思放在平民百姓身上。”
“無論皇帝又多麼勤政愛民,傀儡皇帝的利民政策都會止於世家,傳達不出去。”
“平民百姓日子隻會過得越來越差,食不果腹。”
“於是世家和皇帝又要開始忙於平息農民起義,重複黃巾軍的循環。”
“中原隻會愈發孱弱。”
“直到有一天被胡人趁虛而入,血洗中原大地。”
“你覺得這樣的朝廷有未來嗎?”
“這樣的漢室有扶持下去的意義嗎?”
“倒不如換個敢對世家動手的人當家,儘早結束這亂世,讓百姓多享幾年太平。”
“可惜啊,我看錯了人。”
“明明大一統的機會就在眼前,董卓因為一個女人弄丟了這個機會,還惹來了殺身之禍。”
“董卓終究隻是個凡人。”
“劉玄德雖然沒有像董卓一樣直接搶世家的錢糧,卻用另一種方式讓世家自願把嘴裡的錢糧吐出來。”
“手段平和,你情我願,效果極好,且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如果天命姓劉,那劉備應該是最好的人選。”
趙雲皺眉道:“你想把主公推上帝位?”
李儒嘴角揚起:“怎麼?你不希望劉備當皇帝?還是說劉備不想當皇帝?”
趙雲沉默了一會兒,說道:“我聽主公的。”
李儒笑了笑,不再說下去。
“現在城中戒備森嚴,不是出去的好時機。”
“勞煩趙將軍今晚子時再來府上接我出去。”
趙雲拱手道:“告辭!”
......
呂布早早地便帶著軍隊到長安城門口等待董卓。
遠遠地便聽見董卓爽朗的笑聲。
呂布有些緊張,手握劍柄,流了一手的冷汗。
他們也有預備計劃。
那就是如果董卓識破了他的演技,他就當街殺了董卓,不讓董卓有逃跑的機會。
隻是這樣的吃相台太難看,這不是呂布的理想情況。
他更希望如王允所說,在受禪台上,有天地和群臣見證他誅殺逆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