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找到了張遼,高順,宋憲等心腹議事。
“王司徒太過分了!”
“我多次跟他說儘量不要清算所有西涼軍,現在好了,他直接昭告天下要清算所有西涼軍。”
“他腦子有病還說我腦子不好使!”
“西涼軍是什麼實力我還不知道?”
“逼反所有西涼軍對他有什麼好處?”
“我想不明白。”
“現在又說我是一介武夫,不足與謀,不讓我參與朝堂決策,豈有此理!”
“說好了誅殺董卓後,我和他共治朝堂呢?”
“那劉範隻不過是跟我說了今天會朝堂上的事情,便當即免職了。”
“這才多少天,就翻臉不認人了?”
“說好的我是武人領袖,他是文人領袖呢!?”
“不行!”
“這樣總被王允壓一頭還得了?”
“他能免劉範的職,我也有權讓劉範官複原職!”
“我才是武人領袖!”
張遼忙攔住呂布,避免他又做類似殺董卓的傻事:
“將軍!將軍!冷靜一下!聽我說!”
呂布皺眉道:“有什麼好說的?”
張遼拱手道:
“將軍,開戰在即,你我都深知西涼軍的強大,又有李儒軍師輔佐西涼軍,我們更不宜內鬥。”
“在徹底解決李傕之前,我們應當先把這些問題放在一邊。”
“王司徒獨斷專行,不就是誅董功勞和背後世家的支持嗎?”
“打仗才是將軍的強項,將軍隻要大破李傕,攜軍功歸來,證明自己的實力。”
“不說壓王司徒一頭,至少也能平起平坐。”
“將軍應當把心思放在打仗上麵,暫時順著王司徒的意思來,齊心守住誅殺董卓的成果。”
“若被李傕攻破長安,一定會清算將軍誅殺董卓的罪責。”
呂布陷入了沉思,看得出來,他心中憋著一口氣,連呼吸都變得沉重。
許久,呂布才咬牙說道:
“文遠說得有理,那些文人不懂打仗,李傕他們來得正好,給了我一個立威的機會!”
“此戰過後,看誰還敢說我有勇無謀!”
......
董卓雖然對外人殘暴,動不動就殺掉。
但對西涼軍極好,燒殺搶掠得來的寶物和女人董卓一分不取,而且每個西涼兵的撫恤金和俸祿都是較高水平,因此西涼兵對董卓感恩戴德。
因此當李傕、郭汜打著為董卓報仇的旗號的時候,沿途無數西涼舊部,或是準備逃離長安避免被王允清算的老兵紛紛加入李傕和郭汜的隊伍。
加上他們派人到涼州招兵買馬。
他們的總兵力很快達到了四萬人之眾。
樊稠那裡也有兩萬人,三人彙兵一處便達到了六萬人之眾。
但這個數目和長安的兵力也就差不多持平的樣子,還得繼續搖人。
西涼軍中,除了樊稠的兵力最多外,就屬張濟最多,有一萬人左右。
和樊稠彙兵一處後,他們又找到了張濟。
“巨業,你我都是太師最得力的乾將,太師待我們不薄!”
“如今太師被呂布殺害,我們應當為太師報仇才是。”
張濟遲疑道:“可我已經上交了降書....”
李傕擺擺手道:“彆天真了,要是降書有用,田主簿就不會冒險帶著親兵衝擊城門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