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從張飛批量生產精鹽開始,他就沒怎麼缺過錢了。
每次哭窮劉備總能及時給他搞來一大筆錢。
蔡文姬則更專注於歌曲的本身,她評價道:
“此曲旋律甚美,詞也美,不知玄德公能否把歌詞寫下來?”
對於精通音律的人來說,曲子隻要聽過幾遍就會彈了,不需要譜子。
但詞卻不一定能聽得明白,漢語的同音字太多了,沒有字幕很多詞聽不準確。
劉備更新完了這期報紙的重生複仇爽文,閒著也是閒著,便爽快道:
“沒問題啊。”
蔡文姬高興道:“那便有勞玄德公了。”
蔡文姬還挺喜歡待在郡府裡工作的,雖然吵鬨了一些,但每天都能遇到新鮮事物。
比如天文望遠鏡,比如顯微鏡,比如腳踏車....
好玩的東西讓蔡文姬目不暇接,根本玩不過來。
現在她又遇到了一種全新風格的音樂,對於精通所有古典曲目的蔡文姬來說,學習這種調調彆具一格的歌曲,倒是一種新鮮的體驗。
不過文章也確實沒什麼進展就是了。
照這進度,她得兩個月才能發一篇文章。
她可以慢慢琢磨,精心雕琢每一個字句,不必像她父親那樣,每天都忙碌於主動加班加點地研究和修改文章。
她父親似乎總有寫不完的內容,仿佛他肚子裡的墨水永遠都用之不竭。
他對文章的熱愛簡直超乎想象,恨不得每一期報紙上都能刊登他的一篇作品。
這時有門子來稟報道:
“太守大人,門外有人求見。”
“是陶公之子陶商。”
劉備感到有些意外,嘀咕道:
“不過區區九百萬錢,怎麼還是陶商親自送錢來?”
“算了,讓他到我的值房等我。”
門子微微躬身道:“是。”
劉備看著屋外飄著的小雪,不由地打了個寒顫。
此時他還穿著夏天穿的輕盈透氣的絲綢。
隻能先去衣架那邊把大皮襖子披到身上才能出門。
劉備在值房裡見到了陶商,笑容滿麵道:
“九百萬賑災款帶來了?”
陶商沒好氣道:
“雪災呢!?”
“我看東海也沒什麼雪災吧?”
“這點小雪就要九百萬錢賑災款?”
劉備一臉正經道:“這叫未雨綢繆。”
“您能保證小雪不會變成大雪嗎?”
“總不能百姓凍死了才發賑災款吧?”
陶商皺眉道:“你掙了這麼多錢還要我們撥款?”
劉備擺擺手道:“一碼歸一碼,袁家富甲天下,養著十幾萬兵馬,你覺得他缺糧食嗎?”
“還不是要吃一份皇糧?”
陶商啞口無言。
劉備拍了拍陶商的肩膀安慰道:
“稍安勿躁,公子遠道而來,先喝口熱茶暖暖身子吧?”
陶商想到能喝價格昂貴的綠茶,心情才稍緩了一些。
心說這還差不多,這才是待客之道嘛。
眼巴巴地看著仆人點上火爐,煮上茶葉。
寒冷的值房才暖和了一些。
接著,劉備問道:“你冒著風雪大老遠跑來這裡就為了九百萬錢的事情?”
陶商道:“當然不是!”
說著,陶商從懷裡掏出一卷精美的絹布,說道:
“這是朝廷頒發的勤王令,你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