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部下達成共識後,劉備便立即回到值房找到了陶商。
陶商正把手伸在火爐上炙烤,又喝了一杯熱茶,整個人都暖和多了。
陶商詫異地看了劉備一眼:“這麼快就商量好了?”
劉備道:“還沒,我就是來問一下你,陶公的病情急不急。”
“現在天色已晚,不急的話便在東海留宿一晚。”
“我去通知張神醫一聲”
陶商看了看外麵,天已經黑了,外麵又下著雪,寒風刺骨。
一路冒著風雪奔波,陶商也已經疲勞不堪,反正家裡的老頭其實也沒有什麼事,他也不著急。
於是他笑道:“那便勞煩玄德公了。”
劉備點點頭,讓人安排陶商的食宿,然後他就早早下班了。
張仲景的實驗室就在劉備家的附近,他順路找到了張仲景。
張仲景、於吉、華佗三人雖然年紀大了些,但他們依舊精神奕奕,每天都有乾不完的活。
屋子裡到處是細菌培養皿,都是關羽指導製作的。
有了關羽的指導,大漢的生命科學發展突飛猛進。
華佗致力於外科手術的研究,結合細胞的發現,對傷口感染,以及對其他組織的病變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張仲景則致力於內科,不斷地試藥,測試各種病菌對藥物的反應。
於吉是農田澆水專業戶,依舊忘不了種田。
在關羽的指導下,開始研究糧食的雜交品種,試圖通過雜交品種提升糧食產量。
這三人如今是關羽的老寶貝,他們極其高產,幾乎幾天就產出一篇新論文。
而這些論文也彌補了他所欠缺的中醫知識。
但在這三位老人眼裡,關羽才是真神。
他們廢寢忘食才能產出一篇論文。
關羽又要管理軍隊上的事情,又要研究火器,又要研究提升鋼鐵質量,竟然也能幾天產出一篇論文。
簡直就是文武雙全的典範!
如今關羽除了負責推進火器科技外,同時也在負責加速生命科學的發展進度。
和張飛不一樣,關羽還是更喜歡待城市裡工作,過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
不喜歡軍旅生活的風餐露宿。
作為三兄弟中的學霸,他的預想是等天下太平之後,他便轉入文官體係,致力於推進科技發展,和教育發展。
這才是他所擅長的事情。
張仲景、華佗、於吉三人見劉備前來,恭敬道:
“拜見主公。”
對於他們三人來說,能在這裡專心地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無憂無慮,不為官場鬥爭,柴米油鹽而煩惱,都是拜劉備所賜。
如果能一直過這樣的生活,再讓他們多活二十年也願意啊。
劉備擺擺手道:“不必多禮。”
“最近研究還順利嗎?缺什麼儘管跟我講,不差錢。”
三人笑了笑,天下能如此有底氣地說出“不差錢”的人也隻有劉玄德了。
三人連忙道:“不差錢,不差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