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謙要讓位給劉備的消息像風一樣一日之內在整個彭城傳開。
早在前兩個月他們就聽到了這則利好消息。
終於,這則利好消息在今天兌現了。
許多世家人歡呼雀躍。
他們早早地在劉備與糜家聯姻前投注了劉備。
他們家族的繼承人得以在劉備手下當地方縣令。
資質好一些的甚至還能成為簡雍和諸葛玄的幕僚團。
簡雍和諸葛玄可是最早跟隨劉備的元老。
也是目前劉備唯二的“封疆大吏”。
能成為他們的幕僚也是前途不可限量。
但劉備麾下的人才越來越多,一個蘿卜一個坑。
坑位急劇減少。
後來的世家子隻能在縣令手下乾活。
但也沒有關係,劉備升任,意味著他們的地位也水漲船高。
許多人得以升任。
但一些原本的州官可能要暫時降一下職位,把位置讓出來給劉備的核心成員。
但想到日後可以借著劉備的勢成為朝廷中央的官員。
這對於他們來說依舊是一個值得慶祝的日子。
少數被笮融恐嚇,或是看不慣劉備的幾家人,隻能眼瞅著其他世家歡呼。
而他們隨時會被劉備裁掉,被早期支持劉備的世家子弟替代。
他們的好日子也到頭了。
但他們也沒有辦法。
家中人沒有絕技的情況下,投靠其他諸侯就能混得起來嗎?
所以隻能願賭服輸。
但他們可以等下一波紅利的到來。
如果劉備成功戰勝袁紹,那麼冀州,青州空出來的地盤就輪到他們這些邊緣世家接手了。
因此他們還是會全力支持劉備,希望劉備能更進一步。
第二天清晨。
所有世家代表,州府官員來到了大殿上,見證交接儀式。
他們人人身著官方規定的禮服,肅穆莊嚴,沒有人交頭接耳,也沒有人隨意晃動。
劉備也一改往日隨性的姿態,顯得穩重嚴肅。
陶謙緩緩走上主位,經過一天的休息,他的氣色顯然好了一些,眼圈也淡了。
他掃視一圈,清了清嗓子道:
“自從玄德來到東海後,東海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他艱苦奮鬥,興修水利,開墾荒田,糧產翻了一倍,恢複到了‘永元之治’的水平。”
“治安方麵,他犁庭掃穴,斬昌豨,臧霸,笮融等大匪,徹底清除徐州匪患。”
“他生財有道,取之於民用之於民,花費了大量的錢財購置衣服,讓徐州百姓得到了足夠多的衣服過冬。”
“其中,東海在冊的流民和本地百姓無一人凍死,堪稱奇跡。”
“毫無疑問,劉玄德乃當今治世能臣。”
“我已年邁,沒有更多的精力去治理徐州。”
“今日,我將這徐州牧之位讓與玄德。”
“望玄德能繼續帶領徐州百姓走向昌盛,保徐州一方太平。”
劉備並未立刻接過,而是拱手道:
“陶公,劉備何德何能,怎敢擔此重任。”
陶謙微微一笑,說道:
“玄德不必推辭,我心意已決。”
“徐州百姓在你治理下,生活漸好,你有此能力,也有此威望。”
此時,大殿上眾人紛紛跪地,齊聲說道:
“請玄德公接任徐州牧之位。”
劉備環顧四周,終於雙手接過印綬,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