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驚訝地抬頭看了袁紹一眼。
聽袁紹的弦外之音....
似乎不太想采用沮授的計策啊....
如今袁紹前進道路上最大的兩個絆腳石,一個是王允,一個是劉備。
沮授這招一石二鳥,直接把王允踢出局外,順便逆轉了在輿論戰中的劣勢。
連郭圖都覺得沮授這招挾天子以令諸侯夠狠的。
怎麼袁紹突然間就猶豫了呢?
沮授見狀,繼續勸道:
“主公,既然我們關起門來說話,那我也直說了。”
“就算李傕成功破城,他也沒有膽量殺天子。”
“甚至....就算天子死了也無所謂,主公不是正好順理成章另立劉虞為帝嗎?”
“所以諸侯們最樂意看到的就是王允和朝廷禁軍被李傕和郭汜清算。”
“沒有了朝廷禁軍以及王允這般聲望顯赫之人,朝廷就徹底無法約束天下諸侯了。”
“因此依照我的判斷,所有諸侯都會在這個時候選擇觀望的態度。”
“而長安城內糧食緊缺,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隻會人心浮動,被攻破的概率很大。”
“既然王允給我們勤王令....”
“正好我們可派遣一支精銳,在李傕攻破長安的時候,以勤王的名義帶著天子衝殺出來。”
“如此一來,我們不僅占儘了大義,還掃清了前路的絆腳石,一舉兩得啊。”
沮授也是毫不避諱地說出反賊言論。
袁紹仍然猶豫。
事實上,他覺得今年過得還挺好。
無拘無束的,頭頂上沒有人跟他指手畫腳。
他非常喜歡這種大權在握的感覺。
與其把天子迎回來,不如讓小皇帝自生自滅。
至於另立劉虞為帝的計劃他也不想執行了。
他已經看透了,這天下誰做主人,還得是看誰的拳頭硬。
以前他勢微,所以需要借助朝廷的平台登上權力巔峰。
但如今他占據大漢資源最豐富的冀州,糧、鐵、馬、人什麼都不缺,兵強馬壯的。
他已經不在乎有沒有天子了。
他有這份力量在手,誰當天子都得聽他的話。
等他橫掃天下後,如果天下還沒有皇帝的話.....
他也不介意當一當這個皇帝。
在他看來,迎回天子此舉,多少有點多此一舉了。
劉備的輿論再厲害又怎麼樣?
口舌之爭沒有意義,還得是用拳頭說話。
但作為主公,很多時候是不能主動發表意見。
需要有人幫他說話,把他心中的計策提出來。
這樣的話,就算這個計策後來出了問題,他也可以甩鍋給彆人,就說是一時被佞臣忽悠了,然後幡然醒悟,使用“忠臣”的計策。
如此一來他自己就永遠沒有錯,可以一直保持住主公的威嚴,還能成就一段信賢臣遠小人的佳話。
袁紹繼續問道:“還有沒有其他的意見?”
這時郭圖替袁紹說話了:
“西涼軍團團包圍長安,密不透風,猛將如雲,豈是一支精銳就能把天子接回來的?”
郭圖微微抬眼,看見袁紹露出滿意的眼神,頓時心中大定,繼續道:
“況且精銳部隊花費了我們大量的心血,一支精銳抵得上千軍萬馬。”
“萬一被西涼軍吃掉了,不亞於損失上萬兵力,說不定還要搭上幾個絕技大將,這嚴重影響了開春的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