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指著手裡的信件,搖頭失笑道:
“這人真有意思,既知道我有寶物在身,又知道我要打廬江郡,還來給我獻計?”
周瑜想了想,猜測道:
“也許真的是你父親的親兵或者故交之類的....”
孫策道:“不可能,那他說他仰慕我乾什麼?”
周瑜白了孫策一眼:“這你也信啊?你有什麼很厲害的戰績嗎?無緣無故仰慕你?”
孫策撓頭憨笑道:“哈哈,那倒沒有什麼戰績。”
兩人扭頭繼續看信件。
周瑜念道:
“吾之計策有數個,將軍選其一即可。”
孫策驚訝道:“數個啊?我想了幾個月都沒想出應對之策,你能想出數個!?”
周瑜也同樣驚訝,五千兵力攻取一座大城可太難了,他想了一天也沒有想到特彆的好的辦法。
寫這封信的人竟然有好幾個應對之策?
周瑜繼續往下念道:
“策一。”
“皖城與荊州相近,劉表支援便捷,因此陸康大量屯兵於此。”
“由此可見,如今皖城人員密度很高。”
“現在天寒地凍,病死凍死者無數,將軍可想辦法將這些病屍運入城內,讓乞丐染病。”
“不出兩個月,皖城將瘟疫肆虐,不攻自破。”
“至於攻破皖城後如何阻止瘟疫蔓延,以及如何治療瘟疫,後麵我會給將軍一個方案。”
孫策倒吸一口涼氣:
“這....這計策可以是可以,但萬一到時候瘟疫控製不住了,我們和我們的家人們也得遭殃吧?”
周瑜點點頭,評價道:“此計....有傷天和....”
他又繼續念道:
“策二。”
“上兵伐謀,攻心為上。”
“早年廬江郡叛賊黃穰起兵十餘萬,幾乎要將廬江郡攻陷。”
“後來陸康連結荊州江夏的勢力擊殺了叛賊頭目黃穰。”
“陸康憑著寬廣的胸懷,接受了黃穰舊部的歸降,恩威並施,賞罰分明,以最小的代價壓下了廬江郡的叛亂。”
“陸康因此得到了靈帝的讚揚,在陸康的極力辯護下,靈帝赦免了黃穰舊部的罪行,還白得官身。”
“黃穰舊部對陸康感恩戴德,從此陸康得到了廬江軍民的擁戴。”
“但高層中黃穰舊部歸降後一直被江夏士族打壓。”
“江夏士族瞧不起那些農民出身的黃穰舊部,這些黃穰舊部大字不識,說話粗鄙,沒有腦子,隻會衝鋒陷陣。”
“江夏士族認為黃穰舊部德不配位,占用了本應該屬於他們家族的官位。”
“幸而陸康心胸寬廣,賞罰分明,給黃穰舊部撐腰,一直讓兩派人處於一種平衡狀態。”
“因此黃穰舊部一直對陸康感恩戴德,死心塌地。”
“一旦陸康不在,江夏士族一定會趁機清算黃穰舊部,勢必引起黃穰舊部的恐慌。”
“同時,黃穰舊部也會憎恨江夏士族。”
“因此,將軍可想辦法暗殺陸康,將罪行嫁禍於江夏士族。”
“暗中誘導江夏士族清算黃穰舊部,同時引起黃穰舊部的恐慌以及對江夏士族的憎恨。”
“如此,將軍便可聯合黃穰舊部裡應外合攻取皖城,把江夏士族踢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