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回答道:“不知道,可能休整一天吧?”
王允道:“既然今天停戰....傳下去,今天減少飯量。”
“是。”
....
泰山郡北部邊境。
張飛的部隊與袁紹軍以黃河為界,隔岸相望。
即使是冬日,張飛的軍團也沒有停止訓練。
每天必須跑夠五十公裡,保持身體始終有足夠的耐力長途奔襲。
他不要求這些普通士兵能有什麼高超的武藝,隻要能跑就是好士兵。
相比之下,神機營的訓練要豐富得多。
除了五十公裡熱身外,還有額外增加了冰河遊泳,登牆作戰等項目。
這在其他士兵看起來像是酷刑的項目,在神機營的眼裡和娛樂項目沒有區彆。
隻要不是極限訓練,他們都輕鬆得跟玩似的。
當然,畢竟是戰時,他們隨時要應對突發情況,張飛也不好讓他們出現筋疲力儘的情況。
大多數訓練項目都是以作戰技巧為主。
儘管張飛知道在冬天遊泳容易落下病根,晚年痛苦。
但他知道,這些士兵隻要不死,以後就是大漢的貴族階層。
甚至像甘寧、牛二這些優秀的將士,未來很可能是大漢天龍人的級彆。
和這等光明的前途比起來,這點病根都忍受不了還是儘早滾蛋好了。
這可是從農民跨越到貴族的登天之路,有的是人願意付出這等代價。
除了訓練士兵外,張飛沒事的時候就拿著望遠鏡觀察對麵的情況。
他希望從敵人的蛛絲馬跡中推測出眼前這支軍隊是不是主力。
但袁紹軍很狡猾,他們的軍營很分散,看不出他們究竟有多少兵力。
雖然對岸的將軍深居簡出,但張飛通過望遠鏡觀察到了對麵軍營是文醜在統領。
有文醜,那對麵大概率還有張郃。
畢竟這兩人可以互為坐騎。
按理說,如果河對麵的不是袁紹主力,應該會安排一些防守型的武將。
結果現在他觀察到的是袁紹派了個強進攻型的武將守在他對麵。
莫非河對岸就是袁紹的主力?
“報!!!”
一名士兵喊道。
張飛中氣十足地問道:“何事?”
“泰山太守魯肅前來拜見。”
魯肅接任泰山太守張飛也是知道的。
看來魯肅是交接完了手續,打算來前線了解情況了。
彆看魯肅才十九歲,長得五大三粗的,武力也不低,像個莽夫。
但他搞後勤的水平沒得說,他給荀衍打下手的時候,心思細膩,從沒有出過差錯,荀衍也是對魯肅的能力讚不絕口。
張飛心說難怪魯肅能受到周瑜的賞識。
就這細膩的心思和後勤水平,再上前線打幾年仗積累經驗,完全可以成為獨立攻伐一方的元帥了。
相信大哥派魯肅過來也是這個用意,總不能隻是單純讓魯肅過來給他們充電吧?
張飛說道:“帶他過來。”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