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士們恍然大悟。
難怪.....
主公在已知敗局的情況下還這麼生氣。
原來顏良這家夥又又又給劉備培養了一個人才。
一次兩次就算了,這已經是第三次了,很難說顏良這人是不是故意的啊.....
郭圖心中權衡利弊。
袁紹既然當著大家的麵責備顏良,那麼袁紹撤掉顏良的概率就會增加。
可以目前的局麵來看,如果袁紹一怒之下臨時把顏良撤掉,那北方戰線可就不穩定了。
以前袁紹還處於弱勢,打起仗來格外的小心。
而沮授的性格偏穩重,打法也是穩紮穩打,擅長持久戰。
所以袁紹更傾向於沮授的戰略,大小戰役都是以沮授為主,袁紹事事都要谘詢沮授。
如今局勢大變,袁紹需要更激進的方案儘快解決劉備,這才讓郭圖主導了這場戰爭。
這對於郭圖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如果他能指揮打贏這場戰爭,那麼袁紹主謀的位置就歸他了。
到時候袁紹若奪得天下,潁川郭氏族成為下一個四世三公世家也未嘗不可。
郭圖好不容易從沮授和田豐手裡奪過這場戰役的指揮權,他可不能搞砸了。
他不能讓顏良臨時撤離。
於是郭圖勸道:“主公消消氣.....”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我覺得這是個好事.....”
袁紹冷哼一聲:“好事?給劉備送了三個人才是好事!?”
郭圖道:“顏良一次兩次把劉備的手下打出覺醒可能是巧合,但這第三次把劉備的手下打覺醒那可能就不是巧合了。”
袁紹低眉思索:“你的意思是?”
郭圖道:“我覺得說不定能從顏良身上找到把人打覺醒的方法。”
“如果我們能從中找到把人打覺醒的方法,說不定我們就能批量製造絕技大將了。”
郭圖的話語仿佛一道驚雷,在眾人的耳畔炸響。
批量製造絕技大將!?
還真是!
自古以來,無數先賢不斷探索著覺醒絕技的方法。
但一直沒有定論。
有人認為,絕技是天生的。
有的人生來就有,有的人生來就沒有,怎麼激發他都沒有用。
但也有人舉出了反例,比如孔老夫子就教育出了七十二個帶絕技的弟子,但大多數老師一輩子都教不出一個覺醒絕技的弟子。
於是大家就猜測,絕技是可以培養出來的。
於是後人不斷研究《論語》以及儒家經典,試圖從中悟出覺醒絕技的方法。
後來經過幾百年實驗,發現研究孔夫子的理論確實讓覺醒絕技的人增多了。
但其中還有個問題,那就是覺醒絕技的人增多了,可人口也是在增長的。
於是有人就認為,是人口的增長才導致覺醒絕技的人增多了。
互相爭執不下。
後來又有人發現,世家子弟更容易覺醒絕技。
但這證據也是不夠充分的,比如最近的幾任皇帝都沒有覺醒絕技。
按理說皇室才是大漢第一世家,第一世家的家主都不能百分百覺醒絕技,顯然是不對的。
而最近張角則提出了一個理論,他認為絕技是天道賦予的,讓某個人完成某一段使命。
既然最近這幾任皇帝都沒有覺醒絕技,那麼就是天道要大漢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