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深秋的風裹挾著細雨,拍打著實驗室的玻璃窗。林硯將耳機音量調到最大,那些從地心傳來的雜音再次變得清晰,他的手指在鍵盤上快速敲擊,試圖將這混亂的聲波轉化為清晰的語言。
"林博士,又有新發現!"助手小周衝進實驗室,手裡的平板在顫抖,"聲波頻率出現了變化!"
林硯猛地抬頭,眼睛死死盯著電腦屏幕。原本雜亂無章的波形中,竟然開始浮現出斷斷續續的音節。他屏住呼吸,全神貫注地進行語音識彆。
"快......逃......"
簡單的兩個字,卻如同一記重錘,砸在所有人的心頭。實驗室裡陷入了詭異的寂靜,隻有電腦風扇的嗡嗡聲在空蕩的房間裡回響。林硯的大腦一片空白,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來自地心的警告,究竟意味著什麼?
然而,這個驚人的發現並沒有引起太多人的重視。在當時,這不過是眾多未解之謎中的一個,很快就被人們遺忘在信息的洪流中。
時光如白駒過隙,十年的光陰轉瞬即逝。2016年,國際天文研究中心的巨型射電望遠鏡捕捉到了一個異常的信號。經過全球頂尖科學家的聯合分析,一個令人絕望的結論浮出水麵:月球對地球的引力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失效,按照目前的趨勢,430年後,月球將與地球發生毀滅性的碰撞。
消息一經公布,世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亂。街頭巷尾,人們議論紛紛。有人歇斯底裡地痛哭,有人瘋狂地囤積物資,也有人抱著僥幸心理,認為430年太過遙遠,災難不會降臨在自己這一代。
"不過是430年,我們的子孫後代自有辦法解決!"在一場全球直播的辯論會上,知名企業家張宏濤站在台上,對著鏡頭自信滿滿地說道,"與其現在杞人憂天,不如把精力放在發展經濟上。"
台下的觀眾中,響起了一陣附和的掌聲。然而,坐在貴賓席的林硯卻握緊了拳頭。他站起身,眼神堅定地看著張宏濤:"張先生,您知道這次撞擊意味著什麼嗎?根據我們的模擬計算,一旦月球撞上地球,至少150多個地區會被直接撞出巨大的坑洞,整個地球的生態係統將徹底崩潰,人類文明很可能就此終結!"
會場再次陷入寂靜,隻有林硯沉重的呼吸聲回蕩在空氣中。窗外,烏雲密布,一場暴風雨似乎即將來臨。
醒悟紀元20062016)就此結束,人類在十年的忽視與輕視後,終於被迫直麵這場滅頂之災。各國政府迅速成立聯合工作組,"蒼穹計劃"應運而生,試圖用巨型離子推進器改變月球軌道。但當第一台試驗性推進器在西伯利亞啟動時,意外發生了——地核傳來的次聲波頻率突然暴漲,南極洲冰蓋下的古老冰層開始異常融化,仿佛某種沉睡的機製被觸發。
2026年,當第一份月球表麵物質成分分析報告出爐,人類才驚覺月球內部竟存在著未知的金屬網格結構,這些結構正以詭異的規律吸收著太陽輻射。科學界將這種未知物質命名為"月核晶網",而它的存在,徹底顛覆了人類對月球形成的認知。這一年,全球多地出現奇異天象:夜晚的天空中,月亮邊緣開始泛起幽藍色光暈,極光甚至出現在赤道地區。
在混亂與恐慌中,"蒼穹計劃"被迫中止,取而代之的是"方舟計劃"。各國傾儘資源建造巨型宇宙飛船,試圖保存人類文明火種。但資源的爭奪、技術的瓶頸、道德的困境接踵而至。當第一艘試航飛船在升空時爆炸,碎片墜落在太平洋引發海嘯,全球陷入了更深的絕望。
掙紮紀元20162037)裡,人類在災難邊緣痛苦摸索。就在絕望蔓延之際,日本福岡街頭突然湧現出名為"破曉之刃"與"永夜守望"的兩大前行團。"破曉之刃"高舉象征希望的赤紅戰旗,負責守護地球左半球,他們深入荒蕪之地建立生存據點,用自製的粒子束武器抵禦月球碎片的早期侵襲;而"永夜守望"則以深邃的玄色為標誌,在地球右半球構築起地下避難所網絡,團隊中的頂尖工程師們日夜鑽研,試圖用磁約束技術重塑地月引力平衡。
兩大前行團在全球範圍內掀起浪潮,他們用實際行動駁斥"月球危機是騙局"的謠言。"破曉之刃"的領袖在直播中展示著團隊修複的南極科考站數據:"我們或許無法改變430年後的命運,但今天的每一份努力,都是為人類文明續寫下一秒的可能!"而"永夜守望"則通過全息投影,向世人展示著他們在撒哈拉沙漠深處建造的巨型引力波天線,用精密的計算證明月球異常的真實性。
隨著前行團的影響力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這場與時間賽跑的抗爭。但他們的行動也招致了既得利益者的阻撓,張宏濤旗下的企業聯盟暗中破壞前行團的設施,試圖維持"發展優先"的舊秩序。林硯看著衛星傳回的破壞畫麵,攥緊了手中存有2006年原始聲波數據的量子硬盤——這場關於人類未來的戰爭,早已超越了科學與謊言的界限。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2037年冬,東京灣的防波堤在月球潮汐力異常波動下轟然崩塌,鹹腥的海水倒灌進銀座的摩天大樓。就在“破曉之刃”與“永夜守望”的成員們爭分奪秒轉移幸存者時,來自大阪的地下實驗室傳來一則驚人消息——通過改良版引力波天線,科研人員捕捉到了一組規律的脈衝信號,不同於地心警告的次聲波,這組信號攜帶著完整的信息編碼。
林硯連夜抵達實驗室,當解碼程序吐出第一段文字時,他的太陽穴突突直跳:“致平行時空中的同胞,我們也曾麵臨相同的命運。”這則跨越時空的訊息,來自某個平行宇宙的文明,而發送者自稱“四截人”,因其身體由四個獨立卻緊密相連的能量截構成而得名。
抗爭紀元20372064)由此拉開帷幕。兩大前行團迅速整合資源,與全球科研機構組成“星鏈同盟”,共同破譯四截人的信息。這些來自異宇宙的“信使”透露,他們的母星也曾擁有一顆衛星,在107年前發生了毀滅性爆炸,碎片如末日火雨般摧毀了70的地表。但與地球不同的是,他們成功啟動了名為“熵逆”的計劃,利用黑洞的量子特性逆轉了部分災難進程。
隨著信息的逐步解讀,人類發現四截人的科技樹中存在著顛覆性理論:月球並非自然天體,而是遠古高等文明製造的“引力錨點”,用於穩定星係間的時空結構。如今地月引力失效,很可能是更高級的文明在進行某種宇宙級的“係統升級”。這個理論在全球引發軒然大波,前行團內部也出現了嚴重分歧——“破曉之刃”主張全力複製“熵逆”計劃,“永夜守望”則擔憂觸碰未知文明的禁忌會招致更大災難。
2060年,四截人傳來最後一段影像。畫麵中,他們的星球籠罩在紫黑色的能量風暴中,四個能量體正在融合成巨大的環形裝置。“記住,真正的鑰匙在地核深處。”影像中斷前,四截人的聲音帶著無法掩飾的悲愴,“當月球進入洛希極限的臨界點,唯有重啟最初的‘錨點協議’,才能打破這個死亡循環。”
在抗爭紀元的最後四年,全球陷入瘋狂的科研競賽。林硯帶領團隊深入馬裡亞納海溝,試圖尋找四截人所說的“地心錨點”;而前行團的戰士們則在地表建立起數千座量子共振塔,試圖與即將失控的月球建立某種對話。天空中,月球的幽藍光暈已化作實質,赤道地區的人們甚至能看到月球表麵蠕動的“月核晶網”,如同某種宇宙生物的血管。
2064年冬至夜,地核傳來的警告聲突然變成了清晰的旋律,與四截人留下的密鑰完美契合。林硯看著深海探測器傳回的畫麵,在地球最深處,一個散發著銀白色光芒的六麵體緩緩轉動——那是比人類文明古老數十億年的造物,也是拯救與毀滅的關鍵。當第一束量子光束射向地心時,月球表麵的“血管”突然爆裂,暗紅色的能量噴薄而出,在夜空中織成一張巨大的死亡之網。人類終於明白,他們即將麵對的,不隻是一場天體碰撞,更是整個宇宙規則的殘酷考驗。
2064年的電離層泛著病態的紫,如同被撕裂的神經元突觸。林硯蜷縮在青藏高原的量子觀測站裡,聽著地核傳來的次聲波與月球暗物質雲的共振,那些聲音像是無數遠古文明在同時誦讀悼亡經。全息投影裡,全球生態崩潰曲線呈現出詭異的分形結構——海洋以斐波那契數列的節奏乾涸,植被按照黎曼函數的規律變異。
"教授,無畏聯邦的機械軍團突破了喜馬拉雅防線。"助手的聲音混著電磁乾擾,"他們在使用四截人技術改造的熵增武器。"
林硯的瞳孔收縮。三個月前,他在拆解聯邦廢棄的機甲時,發現其動力核心刻著與地心警告相同的拓撲圖案。那些被稱作"熵增武器"的裝置,正在將空間曲率折疊成克萊因瓶的形態,所過之處連時間都開始逆流。
在廢土紀元的第七個冬至,永夜守望的地下城邦"阿瓦隆"亮起了應急氙燈。葉翎撫摸著戰術目鏡上的裂痕,全息沙盤裡,無畏聯邦的擴張軌跡如同癌細胞的轉移路徑。她調出撒哈拉天線站的量子糾纏影像,突然發現設備表麵浮現出四截人特有的四維投影——那不是建築圖紙,而是某種宇宙級的警告符號。
"他們要激活無暇號的負熵引擎。"葉翎在戰略會議上甩出數據,"但引擎真正的作用,是將整個地月係統坍縮成史瓦西蟲洞。"會議室陷入死寂,唯有通風管道傳來的風聲,像是時空本身在嗚咽。
當無畏聯邦的磁暴列車碾碎開羅廢墟時,林硯正在研究四截人遺留的量子記憶體。那些由弦振動構成的信息碎片裡,他拚湊出令人窒息的真相:月球本是高等文明放置的"宇宙防火牆",用於隔離某個正在坍縮的平行宇宙。而人類的所有掙紮,都不過是加速了新舊宇宙的更迭進程。
"教授!聯邦啟動無暇號了!"警報聲中,林硯看著天文望遠鏡裡的月球——暗物質雲正在編織成克萊因藍的繭,而無暇號的負熵引擎,則化作繭中跳動的心臟。他突然想起2006年那個雨夜,地心傳來的"快逃"或許從來不是警告,而是某種跨越維度的悲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