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此前景之下,不止是大漢天子,便是諸多大臣,也難免產生了對外進取的心思。
畢竟國庫有錢了、國力鼎盛了,自然也要拉出去彰顯一下大漢天威才是,不然的話,那跟錦衣夜行又有何區彆?
加之由於洛陽這邊的帶動,各地的私人作坊也如雨後春筍一般的冒了出來,人們也通過手工業的發展,逐漸意識到了勞力的重要性。
加之大漢遭遇多年動亂,各地基礎建設大多荒廢、殘破不堪,許多苦累甚至是危險的建設,也急需大量的勞力填充。
工商業發展需要勞力,國家建設也需要勞力。
而天子又十分愛惜大漢百姓,舍不得濫用民力。
在這種情況之下,該怎麼辦?
沒辦法,隻能從外麵去抓捕蠻夷俘虜了!
以前的大臣們不願意打仗,是因為大漢的地盤已經足夠大了,那些蠻夷之地,一長不了莊稼、二種不了菜,勞師遠征的話,實在是不劃算。
但如今不一樣了,那些蠻夷的地雖然不值錢,但他們的人值錢啊!
隻要有好處,那這個仗,就是值得打的!
因此,在察覺到天子心思之後,諸多大臣也紛紛出言表示支持,尤其是那些青壯派的官員,更是直接上書朝廷,要求繼續擴充軍備,最好是將常備軍擴充到十倍以上。
看著諸多青壯派官員,全都臉紅脖子粗、雙眼冒精光的模樣,劉宏暗自咂舌的同時,心中卻也歡喜不已。
畢竟,大漢未來的對外開拓策略,他也隻是和王潛在私底下商議過而已,並未將其放到明麵上去。
而今,他隻是借著平息羌亂稍稍表露了一下自己的用意,便得到了大臣們的如此支持,著實讓他感到既意外又驚喜。
待慶功宴結束之後,劉宏也隨即順應百官所請,頒布了擴充軍備的詔書。
劉宏首先將此番平羌的西園軍,以及盧植組建的河間軍,設為了除北軍之外的又兩支常備軍隊。
至此,大漢的常備軍隊,由原來一支增加到了三支。
隨後,劉宏又對這三支軍隊的規模進行了擴編,北軍擴編至三萬、西園軍擴編四萬、河間軍擴編至三萬,總數為十萬。
除此之外,劉宏也對羽林軍進行了擴編,由原本的三千人增加到了一萬人。
畢竟,此時的大漢國力,尚且處於恢複當中,對外的策略依舊是以防禦為主,十萬人數的常備軍,以及一萬的羽林軍,已然是極限了。
至於三個軍隊的兵員構成,北軍以各地良家子為主,西園軍以遊俠為主,河間軍自然是以河間出身的為主。
而羽林軍的話,則是從各軍之中抽調精銳人員填充。
詔令下達之後,朝廷及各地官府的官吏們,也再次陷入了忙碌當中。
對於整頓軍備一事,王潛並未參與,而是將心思放在了對羌人俘虜接下來的教化當中。
喜歡重生漢末,開局收劉宏為徒請大家收藏:()重生漢末,開局收劉宏為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