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邑縣,縣衙內。
一名身穿官袍的男子,神情凝重的端坐在坐席上,袁紹則坐在一旁,向其講述著關於鮮卑人的情況。
“陳縣令,那些鮮卑人來勢洶洶,還請您儘快做好準備才是!”
聽到袁紹的講述,那陳縣令卻是不由歎了口氣,“不瞞您說,早在前日的時候,鄙人就接到了張奐將軍的通報,要我等做好準備,以防備鮮卑人的偷襲。
隻是沒想到,這些鮮卑人來的居然這麼快,而且數量還那麼多!
如今,這整個縣城裡的可戰之兵,也才不過三百餘人,而且皆為步卒!
就這些人,守衛這個縣城都頗為吃力,如何能夠去截殺那些四處劫掠的鮮卑人呢?”
“這個倒無需陳縣令多慮!”
袁紹擺了擺手,沉聲道:“我等此番奉王師之命下鄉曆練,來到這並州的人數,至少也有五千餘人。
這些人雖比不得軍中將士,但也可以上陣搏殺。
您隻需派出快馬,將我等的情況上報給陛下和王師知曉。
另外,您還需派人去通知邊軍,以及其他的郡縣衙門,使其為我等學員準備一些馬匹、長矛、弓箭等物資即可!”
“不可,這萬萬不可!”
袁紹話音剛落,那陳縣令便立馬搖了搖頭,道:“那諸多學員,乃是大漢書院的精英,每一個都是我大漢未來的棟梁,怎可參與這等廝殺之事?
若是有所損傷,我並州全體官軍,又該如何向陛下和王師交代?”
“陳縣令!”
袁紹站起身來,沉聲道:“在下知道,您是不忍諸多學員犯險,覺得他們一生所學,若是死在這裡非常可惜。
可就眼下來看,情況已經到了非常危急的地步。
鮮卑人此番進犯,其目的共有兩個,一則,是讓那一萬多潛入境內的鮮卑人做誘餌,以逼迫我守衛軍隊分兵追剿,到時,檀石槐便會率領大軍攻打五原。
二則,就是檀石槐以大軍為震懾,使得我大漢軍隊不敢輕舉妄動,以方便那一萬多鮮卑騎兵儘情的劫掠和屠戮我大漢鄉民。
到時,無論鮮卑人達成哪個目的,都會使我大漢損失慘重,更不知有多少百姓,會慘死在鮮卑人的馬蹄之下。
您身為無數百姓的父母官,難道真就忍心看著無數百姓為此慘死嗎?”
“這……”
聽到袁紹的一番話,那陳縣令的臉上也露出猶豫的神情。
他也明白,袁紹的分析是對的,為了防備檀石槐,各地的邊軍士兵,全都調集到了五原那邊,根本就無力追剿潛入進來的那些鮮卑人。
而朝廷的大軍,想要趕來支援,至少也需要兩個月的時間。
兩個月的時候,也足夠那一萬鮮卑士兵,將整個並州給攪的稀巴爛了。
就眼下而言,唯一能解此危的,似乎也隻有那些學員們了。
可是,這些學員們的身份,又實在非同一般,真要死在這裡的話,他們實在是擔待不起。
就在他猶豫之際,卻聽袁紹繼續說道:
“我等書院的學員,都是陛下的門生,一身所學也都是為了報效陛下。
眼看諸多蠻夷隨意劫掠、屠戮陛下的子民,我等又怎能袖手旁觀?
我等相信,便是陛下和王師知曉之後,必然也會支持我等的做法。
因此,無論您同意與否,我等學員都會去與那些蠻夷拚殺,就算真的死在了這裡,我等也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