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師府,客廳內。
“爾等需知,自倉佶造字以來,我中國之地,便生出了一種傲視於周邦蠻野的獨特文化精神。
依為師淺見,中國所獨有的文化精神,或可稱其為“道德的精神”。
中國的文化、曆史,大多也都是以道德精神為基礎而形成的。”
“師父!”
人群中,夏侯惇撓了撓頭,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徒兒愚鈍,您能不能說的更淺顯一些,這道德的精神,到底是什麼東西?”
其餘諸如呂布、黃忠、夏侯惇等人,也齊齊看向王潛,眼中滿是渴求的神色。
“嗯,好!”
王潛笑著點了點頭,凝聲道:“所謂道德的精神,便是我等中國民眾所追求和信奉的一種“做人”的標準。
國人向來追求建立自身意誌品質,這是對自我的要求,也是對傳承的要求,故而有家風家訓,以明確做人的標準。
曆代先賢,莫不是以追求“做人”為畢生之追求。
翻遍史書,也可從中看到,其中之內容,也全是在教導後人,如何從中吸取教訓,學會如何做人。
諸如太史公於《史記》當中,所推崇的做人標準,便是一個“讓”字……
而這些,又全都是以“人”為中心衍生出來的。
這,便是曆代國人所推崇的——以人為本。
不過度追求外在的改變,而是著重提升內在修為,這便是我中國精神與周邦蠻夷最大的不同之處。
這種“做人”的內在精神追求,不僅具有巨大的價值意義吸引力,更是具有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外在的文化氛圍內化為個人的道德觀念,方才使得我中國文化始終不曾斷絕……”
聽到王潛的一番侃侃而談,眾人也是若有所悟的點了點頭,心中更是生出一種難以言明的驕傲與自豪感。
就在眾人細細感悟之際,府中的管家躡手躡腳的走了進來。
“王師,太傅陳蕃,正於府外求見!”
“哦?”王潛眉頭一動,“那太傅可曾言明何事?”
“不曾!”管家搖了搖頭。
“師父!”
一旁的賈詡沉吟道:“如果徒兒所料不差的話,太傅此來想必是為了對戰鮮卑一事!”
“嗯!”
王潛笑著點了點頭,“看來,太傅這是想讓為師去一趟並州了!”
“什麼?”
聽到王潛此言,廳內眾人,頓時臉色一變。
夏侯惇當即起身道:“這個老匹夫,三番幾次與師父作對也就罷了,而今居然還想讓師父去並州?他這到底是何居心?
師父請在此安坐,待徒兒將那老匹夫打上一頓再說!”
“我與兄同去!!”
一旁的夏侯淵,也當即起身附和道。
“汝二人都坐下!”
王潛卻是對著夏侯兄弟嗬斥一聲,“汝等的拳頭,隻能對準外人,今後再敢動輒惹事,絕不輕饒!”
“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