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就連被人稱作神器的曲轅犁,都是他在王潛的指點下,方才製作出來的。
因此,在馬陵看來,能夠被王潛稱作好東西的,那絕對是非同尋常的寶物了。
“來,你先看看幾張圖紙!”
王潛一邊說著,一邊將剛剛畫好的圖紙拿給了馬陵。
“這是……?”
馬陵接過圖紙一看,臉上也頓時露出了好奇的神色。
隻見第一張圖紙上麵畫著的是一個形似於殘月的物體。
第二張圖紙畫著的有點兒像胡凳,但卻沒腿。
而第三張圖紙畫著的,則是類似於馬鐙一樣的東西,不同的是,這個時代的馬鐙是單個的,隻是用來方便上馬,而圖中的馬鐙卻是兩個。
“這是為師新近琢磨出來的馬蹄鐵、馬鞍和雙馬鐙。”
王潛笑著解釋道:“這個馬蹄鐵呢,是用來釘在馬蹄下方的,可以保護馬蹄不受磨損。
馬鞍是用來綁外馬背上,可以讓騎手更加的舒服平穩,對於長途奔襲,有著很大的妙用。
而這個雙馬鐙,則是為騎手提供一個強有力的支撐點,不僅可以避免騎手被撞飛或甩離馬背的危險,還能極大的增強騎兵的衝擊力和殺傷力……”
聽著王潛介紹的關於馬蹄鐵、馬鞍和雙馬鐙的情況,馬陵也頓時睜大了眼睛,目光中滿是震驚。
他雖然隻是工匠出身,但好歹也是當過官的,多少也知道一些關於大漢與草原之間的情況。
自漢武帝之後,大漢對於周邦蠻夷,雖然是處於高高在上的姿態,但在大多數情況下,卻還是比較被動的。
尤其是在麵對北方草原上的遊牧民族的時候,更是處於一種被動防守的狀態。
即便是那些遊牧民族跑過來燒殺搶掠了,大漢也一直都是將其趕出去了事,甚少主動出擊。
之所以如此,除去戰爭損耗的考量之外,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大漢的騎兵不如人家。
一則,是因為大漢境內適宜養馬的地方不多,整體戰馬的數量遠不如人家遊牧民族,一番戰鬥下來,大漢的戰馬數量便會捉襟見肘。
二則,人家遊牧民族,自幼便是生長在馬背上,但凡成年便是一名合格的騎兵,而大漢這邊的士兵,卻是需要長年累月的訓練,方能上馬作戰。
如此前後對比下來,也就使得大漢的騎兵,無論是在數量還是整體質量方麵,都遠不如那些遊牧民族。
在騎兵不如對方的情況下,大漢也隻能眼睜睜的看著那些遊牧民族不斷的進犯,而徒自哀歎。
而如今,王潛發明出來的這三樣東西,卻是極大的縮減了這一差距。
尋常一匹戰馬,隻能乘騎三年左右,有的甚至隻是一次戰鬥、或者一次長途奔襲,便會因為馬蹄的磨損,而無法再用。
而馬蹄鐵對於馬蹄的保護作用,卻是消除了對於馬蹄的磨損,極大的延長了戰馬的使用壽命。
你那邊沒有馬蹄鐵,戰馬會不斷的折損,而我這邊卻可以一直乘騎下去。
如此對比下來,也就極大的抵消了數量上的差距。
再說馬鞍和雙馬鐙,其所起到的舒適和穩定作用,也足以使得一個新騎手在短時間內將自身騎術,提升到與遊牧民族相等,甚至是遠遠超越的水平。
這三樣東西,雖然看起來不顯眼,但卻是妥妥的神器啊,對於大漢所帶來影響,絲毫不弱於先前的曲轅犁。
捧著的圖紙,馬陵的手掌也忍不住的顫抖了起來。
喜歡重生漢末,開局收劉宏為徒請大家收藏:()重生漢末,開局收劉宏為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