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程昱的一番提問,董卓也一時語塞,不知該如何搭話了。
畢竟他在想這個計劃的時候,也隻是想到了大概的方向,以及部分預測的結果而已。
至於這個計劃在實施過程當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其中的各種變數,他還真不曾想過,或者說直接忽略掉了。
不過好在程昱並未否定他的計劃,提出的那些問題,也並非無法解決。
此時的董卓,既感麵上無光的同時,心中也不禁對程昱升起了幾分佩服。
這些士人,雖然在衝鋒陷陣方麵不如他們武人,但在智謀方麵卻也不是他們所能比擬的。
就拿這次的計劃來說,如果沒有程昱的這一番分析、預測,便貿然前去執行,最終的結果,很有可能是铩羽而歸,或者是損失慘重。
念及至此,董卓也麵露誠懇的朝著程昱俯身一拜。
“程師兄所言,可謂是直指要害,還請師兄賜教,該如何去做才好?”
“董師弟客氣!”
程昱微微頷首,然後說道:“首先,雖然檀石槐麾下騎兵數量是我軍的三倍,然我軍卻有著武器、甲胄之利。
加之我軍騎兵,如今又裝配了馬鞍、雙馬鐙等神物,使得我軍士兵於騎術方麵,也與鮮卑騎兵持平。
因此,於大軍對峙的戰場之上,我軍的一萬騎兵,足以正麵硬扛鮮卑的三萬、乃至五萬……”
“等等!”
張奐忽然打斷了程昱,滿是好奇的問道:“你方才說的馬鞍、雙馬鐙是……?”
程昱:“這兩個神物,乃是吾師……”
“哎!”
王潛也抬手止住了程昱,笑著看向張奐,“這馬鞍、雙馬鐙,乃是出自研造司的工匠之手,可使常人平穩的乘騎於馬背之上……”
隨後,王潛便將關於馬鞍、雙馬鐙以及馬蹄鐵的功效,大概的說與了張奐。
“原來是這樣,這可真是難得的神物啊……”
聽聞王潛的一番講解之後,張奐的眼睛立馬就亮了。
難怪組建不足一年的西園軍,竟能表現出如同草原騎兵般的騎術,原來靠的竟這兩樣神物。
張奐目光火熱的問道:“王師,這兩樣神物,可否全軍推行?”
“當然可以!”
王潛笑著說道:“這兩樣東西製作起來並不複雜,莫說是工匠了,便是軍中士兵也可輕易學會,而且所需材料,也很是簡單……”
“哎呀,那可太好了!”
聽到王潛如此一說,張奐也忍不住的興奮了起來。
在過去的時候,那些遊牧民族,之所以那般的難對付,主要原因,就是大漢的騎兵數量不足。
馬匹的數量倒還好說,關鍵是生活環境的原因,中原王朝的百姓大多從事耕種,隻有極少數的人,才能擁有從小練習騎術的機會。
而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則是人人都生活在馬背上,拿起武器就是一個優秀的騎兵。
想當年,漢武帝憑借著文景二帝留下的殷實家底,又苦心訓練多年,最終也才弄出了十來萬的騎兵而已。
由此也可以看出,中原王朝想要培養一名騎兵,是多麼的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