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倭島的覆滅,以及王潛頒布的《海外探索封賞令》,可謂是徹底點燃了人們對於海上貿易以及探索海洋的熱情。
無數商人、冒險者、甚至落魄的士族子弟,紛紛變賣家產,組建船隊,向著未知的海洋進發。
而大漢商行,作為帝國海權的先鋒,更是先人一步,組建了數十隻商隊,沿著近海,朝著東南亞、南亞等地進發。
建寧十三年,初秋。
一支由三十艘福船組成的龐大貿易船隊,滿載著大漢境內出產的廉價布匹、玻璃、茶葉、陶瓷、漆器等商品,來到了一個叫做扶南國地方。今越南南部以及泰國東南部地區)
這個扶南國,乃是一個海洋貿易強國,很早就建立了海上貿易活動,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溝通著馬來半島以及西邊的南亞次大陸。
船隊首船的甲板上,李維手搭涼棚,遙望著前方的港口,眼中閃爍著貪婪的光芒。
根據朝廷以及商行提供的情報來看,這個扶南的地理位置極其重要,乃是大漢溝通西方以及東南海域的重要中轉站。
他們此行來到這裡,除去建立往來互通之外,最主要的職責,就是依照朝廷的密令,建立一補給點,並執行殖民計劃。
隨著這支船隊的靠近,沿岸的扶南國民,也被那龐大的規模所震驚的。
這裡的人們,雖然也有從事海上貿易的,但一般也都是小打小鬨而已,其貿易地點大多也都局限在周邊地區。
加之國力和生產力的限製,這裡人們所使用的船隻,最長不過十米、寬不過三米而已。
這樣的船隻,在長約八十米、寬約十五米的福船麵前,儼然如同模型一般。
“我的天,這是哪裡來的船?”
“你看他們船上的旗,那寫的什麼字?”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那好像是個“漢”字!”
“漢?這是哪個地方?”
看著那些不斷靠近的龐然大物,港口內人們,也忍不住一陣議論紛紛,滿是好奇與難以置信。
“嗯,這裡的人們倒還不錯,比那群倭人要好很多!”
看著岸邊的扶南國人,隻是圍觀議論,並未做出任何挑釁的舉動,李維也不由點了點頭。
然後對著身旁的手下吩咐道:“傳令下去,所有船隻減緩速度,先彆急著靠岸,這裡的破港口太小了,省的到時候觸礁沉了!”
“喏!”
手下答應一聲,隨即爬上了望台,開始朝著後方傳達了旗語。
很快,整支船隊紛紛開始收帆,並緩緩的降低了行駛速度。
而李維則帶著一名向導和一隊侍衛,坐上了一支小船,朝著岸邊劃去。
當李維靠近岸邊的時候,一個身穿粗布條紋長袍,頭裹白色頭巾的中年男子,帶著幾名手下,急匆匆朝著這邊跑了過來。
看其模樣,應該是當地的一名官員。
李維一臉笑容的迎了上去,剛要使向導說明此行來意,便見那中年男子朝他拱手一拜,頗為激動的說道:“在下常昊,見過大漢上使!”
“咦?”
李維臉上露出幾分詫異,“你居然會說漢話?”
“不瞞上使,在下祖上就是大漢的人,當年武帝平百越的時候,先祖被征做民夫,後來一經輾轉,才來了這裡,並於此定居的……”
叫做常昊的男子,也一臉激動的介紹著自家與大漢之間的淵源。
在他小的時候,就一直聽長輩們念叨,大漢是多麼的廣闊、多麼的強大,這也使得他從小就對大漢生出一種莫名的向往與期待之情。
如今,看到大漢來的船隻竟如此巨大,無疑進一步印證了他對大漢的印象。
那股埋藏在骨子的親近感,自然也油然而生。
“原來是這樣,想不到,在這裡還能遇到舊人,真是難得啊!”
聽完常昊的講述,李維也笑著點了點頭,看向對方的目光也熱切了許多,然後問道:“不知此為何地?您在此又居於何職?”
常昊也趕忙回道:“此地名為臨南城,包括周圍海域在內,方圓三百裡,皆為臨南城治下,在下不才,乃是臨南城主麾下的一個主筆,專司負責往來貿易的稅收事宜!”
“唔,如此的話,那可太好了!”
李維頓時眼睛一亮,隨即說道:“我等此番出海,正是奉朝廷之命,與周邦國家進行海上貿易,並順便建立補給點,還請常兄代為引薦,漢使鄙人與城主商議合作事宜!”
“那沒問題,上使請隨我來!”
對於李維的托請,常昊想也不想的便答應了下來,並很是熱情的引著李維上了一輛馬車,然後朝著臨南城的方向趕去。
坐在馬車上,李維望著前方顛簸的道路以及周圍成片的荒地,不禁開口問道:“常兄,這臨南城靠近海岸,往來船隻頗多,為何此地如此荒涼啊?”
聽到李維的疑問,常昊歎了口氣,然後解釋道:“上使有所不知,這臨南城的位置雖好,但無論是往來貿易,還是一應產業,全都被國中的諸多貴族所把持。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那些貴族們,為了賺取錢財,不僅嚴厲禁製民間私自造船,還不許百姓種地,就是為了逼迫人們,到他們名下的工坊和礦場做工。
這裡的百姓,無論吃穿住行,幾乎全都被那些貴族所把持。
而那些貴族們,又全都享有免稅特權,所以也就使得這臨南城坐擁寶地,卻又十分貧苦了。”
聽著常昊的講述,李維不禁神色一動,然後又問:“那這臨南城的城主呢,他就不管這些?”
常昊無奈的說道:“城主倒也想管,可惜,那些貴族不僅在國中有著不俗的影響力,其手下也有著大批的護衛。
城主隻要稍微有所動作,立馬便會引來國中一些大人物的斥責,甚至還好幾次出現了民變。”
“哦,原來是這樣!”
聽完常昊介紹的情形,李維點了點頭,心中也頓時有了計較。
行進了約摸半個多時辰,一行人這才來到了臨南城。
與其說這裡是一個城,倒不如說是一個大型聚集地更為貼切一些。
一片片低矮的木質房屋,東倒西歪的分布在聚集地的外圍。
在聚集地中央,倒是有著一片較高的建築,其排列格局,倒也頗為整齊乾淨。
想來,應該是那些貴族們居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