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蘭多,安利中心訓練館,戰術室。
夕陽的餘暉透過百葉窗,在房間內投下斑駁的光影,卻未能驅散戰術室內凝重的氣氛。牆上,戰術板和球員海報密密麻麻,桌麵上,比賽錄像帶、數據報告、咖啡杯散落各處,見證著一場漫長而焦灼的戰術會議。
燈光略顯昏暗,將教練們的臉龐映襯得更加嚴肅。主教練布萊恩·希爾眉頭緊鎖,手指在戰術板上無意識地滑動,仿佛試圖從中找到破解困局的答案。
助理教練蘭迪·惠特曼,防守專家,語氣低沉而強硬,正專注地分析著山貓隊比賽錄像中的防守漏洞。
球員發展教練馬克·艾倫,則默默翻閱著德懷特·霍華德的數據報告,偶爾抬頭,眼神中帶著一絲擔憂。
進攻教練保羅·韋斯特海德,依舊激情四射,他揮舞著手臂,試圖用跑轟理念點燃戰術室的沉悶氣氛。
“夥計們,剛看完山貓和熱火的比賽錄像,都說說吧。”希爾打破了沉默,聲音低沉而略帶疲憊。
惠特曼率先開口,他的聲音如同砂紙摩擦般粗糲:“那山貓,不好對付。節奏太快,外線火力猛,特彆是那‘電梯門’和‘foppy’跑位,真夠犀利,我們的防守輪轉必須跟上,不然要吃大虧。”
韋斯特海德也接過話茬,語氣中帶著興奮:“他們的‘魔球’戰術,的確有點意思。跑起來,投起來,節奏快的讓人喘不過氣。如果我們也能打出這種節奏……”
希爾抬手打斷了韋斯特海德的話,他知道韋斯特海德又想推銷他的跑轟戰術了。
“保羅,我們現在討論的是如何防守山貓,不是進攻。”希爾的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悅。
韋斯特海德聳了聳肩,不再說話,但臉上依舊帶著一絲不甘。
艾倫抬起頭,推了推眼鏡,說道:“山貓的核心,還是那幾個外線射手,雷·阿倫,科沃爾,手感一上來,真要命。但內線,不算強,我們可以從內線打開局麵。”
希爾點了點頭,手指在戰術板上敲了敲:“馬克說的對,內線是我們的優勢。明天對夏洛特,我們需要一個明確的戰術框架。首發陣容,大家有什麼想法?”
戰術討論的核心,落在了德懷特·霍華德身上。這位年僅20歲的天才內線,是魔術隊的未來,也是他們戰術體係的基石。
“德懷特,打大前鋒還是中鋒?”希爾拋出了第一個問題。
“我還是覺得德懷特打大前鋒比較穩妥。”希爾率先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他潛力巨大,但畢竟還年輕,打中鋒過早麵對奧尼爾這種內線巨獸,對抗上太吃虧。而且,我們有卡托,雖然表現不算頂尖,但過渡一下,保護德懷特,是個穩妥的選擇。大前鋒位置,也能讓他更多學習鄧肯,培養全能性。”
惠特曼立刻反駁道:“布萊恩,防守才是我們的命脈!卡托那防守,根本跟不上山貓的節奏!霍華德打中鋒,能最大限度加強內線防守和籃板保護,他的身體素質,就是我們的優勢!不用白不用!”
艾倫提出了一個折中方案:“要不,讓德懷特在比賽中輪換打大前鋒和中鋒?觀察一下效果,再做決定?”
韋斯特海德再次找到了機會,他興奮地說道:“如果霍華德打中鋒,我們可以圍繞他打造快攻體係!利用他的籃下終結和封蓋能力,快速攻防轉換,打山貓一個措手不及!外線有弗朗西斯和希爾,跑轟,絕對是個選擇!”
希爾揉了揉眉心,他知道,關於霍華德的角色定位,教練組內部存在著明顯的分歧。他走到戰術板前,拿起筆,在戰術板上畫出了兩種陣容:
陣容a:霍華德打大前鋒,卡托中鋒,希爾小前鋒,強調內外結合,保護霍華德。
陣容b:霍華德打中鋒,托尼·巴蒂大前鋒,特科格魯小前鋒,強調內線防守和快攻。
“大家看看,這兩種陣容,各有優劣。”希爾指著戰術板說道,“陣容a穩妥,陣容b激進。我們現在需要權衡利弊,做出最合適的選擇。”
教練們再次陷入激烈的討論,爭論不休。
如果霍華德打中鋒,那麼誰來擔任大前鋒?這又成了一個新的難題。
“托尼·巴蒂,或者博·奧特洛?”希爾提出了兩個備選方案。
“巴蒂的投射不錯,能拉開空間,但防守和籃板,太普通了。”希爾皺著眉頭說道,“麵對山貓的快節奏和外線火力,我們的內線防守會吃虧。”
惠特曼點了點頭,表示同意:“奧特洛的防守倒是沒問題,夠硬朗,能彌補霍華德年輕時的不足。但進攻端……火力太差了,幾乎沒有自主得分能力。”
艾倫再次提出了折中方案:“要不,試試希爾打小前鋒,特科格魯打大前鋒?增加外線的靈活性和投射能力。”
韋斯特海德立刻反對道:“希度打大前鋒?防守端會被山貓的華萊士爆成渣!還不如讓他打小前鋒,至少進攻端能保持流暢。”
教練們再次陷入僵局,關於大前鋒的人選,始終無法達成一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希爾無奈地歎了口氣,他知道,這個問題,隻能暫時擱置,留待訓練中觀察球員狀態再做決定。
陣容問題懸而未決,戰術體係的討論,也變得撲朔迷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