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間休息結束,第四節的哨聲,在at&t中心上空,顯得格外清晰。
7575。
最後的十二分鐘,將決定這場新舊勢力對決的最終走向。
當雙方球員重新踏上球場時,所有人都敏銳地察覺到,場上的局勢,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王宇航沒有改變,依舊是第二節追分的那套小個陣容:洛瑞、戈登、科沃爾、基裡連科、馬克·加索爾。
這是一個兼具組織、突破、投射和策應的攻擊性陣容。
而球場的另一端,格雷格·波波維奇,則做出了一個讓全場觀眾都感到震驚的調整。
聖安東尼奧馬刺隊第四節首發陣容:
控球後衛:托尼·帕克
得分後衛:馬努·吉諾比利
小前鋒:cj·邁爾斯
大前鋒:布魯斯·鮑文
中鋒:蒂姆·鄧肯
沒有奧博托,沒有芬利!
取而代之的,是他們的超級第六人馬努·吉諾比利,和經過兩年培養、運動能力出色的年輕側翼cj·邁爾斯!
最關鍵的,是蒂姆·鄧肯,這位曆史級的大前鋒,被頂到了五號位!
“一大四小!”
灰熊隊的替補席上,首席助教大衛·布拉特脫口而出。
“不,比那更極端。”王宇航的眼神凝重,他看著場上馬刺的五個人,“這幾乎是一套……沒有純正大前鋒的陣容。鮑文打四號位,他的任務,就是防守和投底角三分。這套陣容的機動性和空間感,是前所未有的。”
波波維奇,這個被譽為“古典籃球最後守護者”的教父,在最關鍵的時刻,竟然選擇了用一種最現代,也最大膽的方式,來回應王宇航的挑戰。
他要用魔法,來對抗魔法。
…
比賽開始。
馬刺隊球權。
球一過半場,場上的節奏,瞬間就變了!
不再是前三節那種慢悠悠的陣地戰。
托尼·帕克和馬努·吉諾比利,這兩台歐洲頂級後場發動機,同時啟動!
帕克持球,和鄧肯在高位打了一個簡單的擋拆。
灰熊隊選擇了換防,加索爾換到了帕克麵前。
如果是上半場,帕克可能會選擇中距離,或者尋找鄧肯。
但現在,他沒有絲毫猶豫!
一個猛烈的加速,直接從加索爾身邊抹了過去!
他利用自己極致的速度,撕開了灰熊隊的第一道防線!
灰熊隊迅速收縮,基裡連科和戈登立刻向內線合圍。
就在包夾即將形成的瞬間,帕克手腕一抖,一個精準的突分,將球給到了弧頂的吉諾比利!
吉諾比利接球,麵前是輪轉過來的洛瑞。
他沒有投籃。
而是用他那標誌性的,如同靈蛇出洞般的歐洲步,向內線殺去!
他的腳步,變幻莫測,讓洛瑞根本無法判斷他的突破方向!
一步,兩步……
吉諾比利殺入內線,吸引了加索爾的補防!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他要上籃時,他卻在空中,一個匪夷所思的,背後擊地傳球!
籃球,像一顆精準的製導導彈,穿過了人群,來到了另一側底角!
那裡,一個身穿12號球衣的身影,早已等候多時!
布魯斯·鮑文!
接球,出手!
整個動作,乾淨利落!
“唰!”
三分命中!
7875!
馬刺隊,用一次水銀瀉地般的,由三巨頭聯手策動的進攻,取得了領先!
整個進攻,隻用了不到12秒!
王宇航在場邊,麵沉如水。
他知道,真正的麻煩,來了。
這套陣容的馬刺,和前三節,完全是兩支球隊。
他們的空間感,他們的傳導球,他們的進攻層次感,都提升到了一個恐怖的等級。
…
灰熊隊進攻。
戈登持球,他想繼續用擋拆,去點名馬刺的內線。
但現在,馬刺的內線,是蒂姆·鄧肯。
當戈登和加索爾打擋拆時,鄧肯的換防速度和防守意識,遠非奧博托可比。
他像一堵移動的牆,完美地罩住了戈登的突破路線。
而另一邊,吉諾比利和帕克,則利用他們豐富的經驗,瘋狂地騷擾著灰熊隊外線的傳球。
灰熊隊的進攻,第一次,感受到了真正的,被窒息的感覺。
進攻時間,隻剩下最後5秒。
戈登隻能被迫強行出手,在鄧肯的乾擾下,三不沾。
鄧肯收下籃板,馬刺隊,再次發動了快攻!
這一次,是吉諾比利,在轉換進攻中,命中了一記不講理的追身三分!
8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