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磯飛往孟菲斯的回程航班上,氣氛與來時截然不同。勝利的喜悅在機艙內彌漫,球員們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興奮地討論著比賽最後時刻的每一個細節。
“路易斯!你那個2+1太關鍵了!簡直是影帝附體!”
“凱爾洛瑞)!你最後那個防守,馬布裡都快哭了!”
幾乎所有的讚美,都圍繞著最後時刻建功的斯科拉,以及整場都在撕咬對手的洛瑞。而最大的焦點,無疑是那個在下半場脫胎換骨,用得分和傳球掌控了比賽的凱文·杜蘭特。
隊友們簇擁著他,像對待一個真正的領袖。杜蘭特雖然還在靦腆地笑著,但他的眉宇間,已經多了一份從容和自信。
賽迪斯·楊坐在靠窗的位置,靜靜地看著這一切。他的手裡,還捏著那張記錄著他本場比賽數據的技術統計單:上場18分鐘,6分,4個籃板,1次助攻,還有2次犯規。
一個平平無奇,甚至有些拿不出手的數據。
他為球隊的勝利而高興,也由衷地為杜蘭特的蛻變而喝彩。但他內心深處,卻湧動著一股複雜的情緒——那是一種混雜著羨慕、渴望,以及一絲絲不甘的火焰。
他羨慕杜蘭特,不僅因為他的天賦,更因為他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從一個新星向著巨星進化。每一次關鍵比賽,似乎都是他成長的催化劑。而自己呢?似乎永遠是那個在場上提供能量、拚搶籃板、做好防守輪轉的“萬金油”角色。
他很重要,他知道。教練組不止一次地肯定過他的價值。
但,這就足夠了嗎?
“我還能為這支球隊做得更多嗎?”這個念頭,像一顆種子,在他的腦海裡生根發芽。他渴望像杜蘭特一樣,在球隊最需要的時候,能用更關鍵的方式站出來。他不想隻做一個可靠的拚圖,他想成為,哪怕隻是一次,決定勝負的那個人。
飛機降落,球隊解散。當隊友們都迫不及待地回家休息時,賽迪斯·楊卻鬼使神差地,讓出租車司機將他送回了聯邦快遞球館。
他想訓練。
他想變得更強。
然而,當他走進球員通道時,卻發現錄像分析室的燈還亮著。
他好奇地走過去,看到一個他最“害怕”的身影正站在屏幕前——助理教練,奎因·斯奈德。
斯奈德正抱著雙臂,反複觀看的,正是剛剛結束的與快船隊的比賽錄像。他的表情,不像其他人那樣興奮,反而異常嚴肅,眉頭緊鎖,仿佛在研究一場輸掉的比賽。
“教練?”楊試探性地喊了一聲。
斯奈德回過頭,看到是他,臉上沒有絲毫意外。他指了指屏幕,聲音冰冷得像手術刀:“過來,看看這個。”
屏幕上,正是楊在第二節防守丹尼·格蘭傑的一個回合。
“格蘭傑利用布蘭德的掩護,跑向底角。”斯奈德的聲音不帶任何感情地解說著,“你的選擇是繞過掩護去追。但是,你的腳步慢了0.7秒。你給了他一個幾乎完美的空位出手機會。如果不是他那天手感一般,這一球,我們就要付出代價。”
他又切換了另一個片段。
“奧卡福在低位要球,馬克在頂防。你的位置在哪裡?你在弱側四十五度角,看著球。你的任務,是在第一時間收縮協防,給馬克支持。但你猶豫了,你在觀察,等奧卡福轉身出手時,你才撲過去。晚了,一切都晚了。”
一針見血,毫不留情。
在全隊都在為一場大逆轉而歡慶時,斯奈德卻像一個最苛刻的考官,將楊防守端所有的瑕疵,赤裸裸地擺在了他的麵前。
楊的臉頰有些發燙,心中的那點渴望和不甘,瞬間被羞愧所取代。
“對不起,教練。我……”
“我不需要你的道歉。”斯奈德打斷了他,眼神銳利如鷹,“我需要你的進步。賽迪斯,你的運動能力和拚勁是頂級的,這是王教練選擇你的原因。但你的防守技巧和比賽閱讀能力,還停留在大學水平。”
他關掉錄像,轉過身,直視著楊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