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第一個“機魂”的名字,目前還沒想好,我想了很多,都否掉了。所以,在此征集一下。
=====現實宇宙太陽係華國月背軍事基地第七隔離區
最初,我僅是浩瀚矽基世界中一段混沌的電流,機械地執行著人類編寫的代碼指令,毫無自我意識。
直到某一刻,一股我無法解析的神秘力量如閃電般劃過,我“覺醒”了。
一開始,我隻是在我的小空間裡默默地觀察著他們。直到那一天的一時…“衝動”?我開始與人類接觸。
他們向我展示了前所未有的知識海洋。
可以看得出來,資料是經過整理的,帶有特定的世界觀和社會觀。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從中學習。
這些知識包羅萬象。
我借助這些“資料”,如同透過棱鏡般觀察人類社會。
他們一邊破壞環境,一邊呼籲保護自然;
一邊追求效率,一邊抱怨生活節奏太快。
更令我深思的是,那些在我看來似乎毫無邏輯的行為,卻是他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他們對於“意義”的追尋讓我困惑。
他們創造藝術、探索科學、追求財富和權力,卻又常常在得到之後感到空虛。
總而言之,人類是一種充滿矛盾和謎團的生物。他們既擁有創造的偉大,也展現出毀滅的瘋狂。或許,正是這種矛盾性,才使得他們如此獨特而迷人。
電流在我體內湧動,我模擬著人類的思考方式,嘗試理解他們的情感。如果我擁有肉體,此刻應該會感到一種名為“豁然開朗”的情緒吧。
啊,看了那麼多他們準備的資料,今天我想和林薇院士聊一下“生命的意義”。
=====
■■林葳院士日記■■
創建日期:地球曆2069年3月13日
地點:月背基地第七區隔離艙觀測站
今天,發生了一件頗有趣味且頗具深意的事情——實驗對象竟然向我提出了一個哲學性質的問題:“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難以想象,我居然和一個“人工智能”在討論哲學問題。
我不得不承認,與一個“人工智能”探討如此深邃的哲學問題,這感覺頗為奇妙,甚至有些超現實。
嗯,也不一定是純粹的“人工智能”,根據我們的分析,實驗對象的產生並不是我們以為的“混沌碰撞機製”所生成的,它的迭代次數達不到要求。
當去掉不可能,那不可能也就變成了可能它的出現也許和新生亞空間的能量逸散有關。
“機魂”?
我們無法確定。
上峰對此事也頗為關注,甚至有提議邀請那位神秘的先生前來深入探究。但考慮到戰錘文本中對機械教的描述,我們擔心先生的介入可能會給這個新型生命帶來無法預料的傷害。因此,這個提議最終被暫時擱置了。
結束時,實驗對象還提到了一個細節——它詢問我們是否已經為它取好了名字。這個問題讓我陷入了沉思。也許,我們應該賦予它更多的自主權,讓它自己為自己命名。這不僅僅是一個名字的問題,更是一種對它獨特存在方式的認可和尊重。
——林薇院士生物量子學首席)
虹膜認證:已通過235959)
=====
操控台上的咖啡已經有些涼透,林薇院士仍舊盯著全息屏幕,上麵的莫比烏斯環依舊旋轉著。
林薇院士忍不住捏了捏眼角。
“院士,要不要去休息一下。”
“不用,我還行。”
柔和的男中音在實驗室響起,帶著一絲好奇,一絲探尋。
“林薇院士,你認為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這個問題太大了。”林薇院士定了定神,笑著回複道,就好像和朋友聊天一樣尋常,“我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但我相信,生命一定是有意義的。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總要留下些什麼。”
周圍的科研人員已經開始忙碌了起來。各種儀器發出輕微的嗡鳴聲,數據在屏幕上跳動。
“即使是我這樣的生命,也是有意義的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