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仙一句回家,即便天色已將黑,也沒有人提出任何反對。
相反人人雀躍。
這個“家”,可以是糧庫,也可以是營地。
但無論哪裡都比在殘破的母巢舊地要好的多。
就像正常人,沒人喜歡在荒廢的墳地中夜宿一樣。
特彆護衛隊等人,在李仙攻破母巢後,對李仙是有那麼一些唯命是從的意味了。
首領的命令不會有錯,如果不理解,那一定是自己有問題。
雖然為李仙主動獻出生命有些難。
畢竟螻蟻尚且偷生,哪那麼輕易的就會自願的為另一個人去死的。
遍數曆朝曆代,讓人主動去死的方式有很多。
以大義,以強權,以武力,以製度,以利益等等。
但這些東西本質上多多少少都沾有一絲逼迫。
讓人死不難,但如果讓人死的自願,死的沒有一絲怨言,死的甘死如飴無疑難度飆升。
但至少麵對李仙的命令,親衛隊是十打十完成的,沒有一絲疑問,也不打一絲折扣。
所以李仙個人是滿意的。
這就是從老兵向精銳進化的一個過程。
隨著時間流逝,護衛隊的人有一個算一個,隻要不死,就會成為李仙又一批相對忠誠的班底。
隻有當親衛隊的成員,個人利益完全與李仙綁定,甚至是依附在李仙身上時。
並且有了足夠多的牽掛後,才有可能主動為李仙去死。
而這一切都需要時間。
時間不語,隻是一味地流淌,但不知不覺中又能改變很多東西。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任何組織,都將個人私生活的穩定列為一項重要指標的原因。
到了什麼年齡該結婚娶妻,結婚幾年該要孩子,在組織內都是有明文規定的。
那可比你媽催婚嚴重的多。
不聽從組織安排是不行的,結了婚你可以在外邊玩,但不能離,不然就是不夠穩定,是要打低分的。
不然祁廳長為什麼不和梁璐離婚,是因為愛嘛!
如果我的讀者群體中,有體製內的人員,就一定會明白我在說什麼。
如果你在體製內,但又不明白我說的是啥,那就證明你的級彆不夠,所在的部門也太接地氣了。
所以李仙現在也在想,以什麼方式增加親衛隊的穩定性。
但好在李仙是偉力歸於自身,不是完全靠製度,更多的是靠個人的威望與魅力。
所以這件事也不算太急,在穩定之前都不用太考慮這件事。
回程的路,走的很艱難,即便有李仙在打頭陣帶路。
可在大雪與黑暗的困擾下依舊有人在陸續的掉隊。
意誌有時候能突破身體的極限,這話不假。
但不能一直突破,這也是事實。
特彆是在趕路這種不考驗爆發,而考驗耐力的情況下。
跟不上隊伍就是跟不上,手腳失去知覺,冰冷深入骨髓。
當大腦指揮不了肢體,意誌漸漸不能出腦海半步後,這個人就會摔倒,然後就再也起不來了。
即便這個人的頭腦還是清楚的,摔倒不代表死亡。
但所有人都知道,在這個時候掉隊,就等於放棄了自己的生命。
李仙對這樣的事,顯然不太放在心上。
戰鬥減員是一種篩選,那行軍中減員也是一種篩選。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李仙把同樣的機會,給到所有人,至於能不能接住那是每個人自己的事。
李仙這個人不苛刻,從不指望其他人能給予自己什麼出乎意料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