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兵團前鋒兵團),兵團長路朝夕,副團長葉林蕭。
第二兵團,兵團長程勇,副團長關汐。
第三兵團,關揚,路朝遠。
第四兵團,趙書俠,任越。
第五兵團,於木田,辛南秋。
第六兵團,崔華,商泉商老大),
第七兵團,李道士,張道士。
七萬多異能者,最終劃分成了七大兵團。
二十年過去,每個兵團的首領都有自己的班底,能夠以此為基礎搭建起一個兵團。
龍川平原走出來的常安城嫡係,本來就是朝露、盛龍、商團、東府幾家聯合起來的。
這幾家在對外時那是絕對團結,不過在內部也不可能永遠鐵板一塊,任何人都免不了有一點私心,要照顧到自己人的利益。
張李兩個道士在太上山修行,手下本來就有一幫徒弟,而且天然代表了中原大省那些零零散散的異能者們。
於木田在大灣區當皇帝時,搜羅的東南幾省異能者也不少,雖說現在沒有喪屍給他控製,也是老牌高手之一。
異能等級隻在王豐和夏晨之下的第三人,之前就已經憑借自己升到了九級,不需要這次吸收八級晶體臨時提升。
而且於木田的異能不隻可以控製喪屍,以前七級時就試驗過,對魔仆也能產生影響,這次去阿美大陸作戰沒準會有奇效。
再就是包郵區來的趙書俠和任越,這兩人當時一個是“抗虹陣線”的頭頭,一個是投降派的一員,不過都被王豐一股腦扔去了霓虹本土,一百多人拚殺得隻剩不到三分之一,最終也形成了一個關係相當緊密的團體。
兵團首領劃分好了以後,王豐就不再去管他們。
怎樣整編隊伍,建立指揮體係,籌備物資保障,這些瑣事已經用不著王豐操心,各個兵團自己就會主動做好。
因為這一次整編兵團,雖說是為了拚死一戰,但隻要最後能夠取得勝利,基本上也就等於確定了這些人未來的權勢地位。
每個兵團可是實打實的坐擁夏國七分之一的戰鬥力,在任何一個年代,武力跟權力基本上都是同義詞。
不過……
在各自被分到一千多七級異能晶體以後,有些人的心裡還是忍不住暗自嘀咕。
一個兵團的異能者人數是一萬出頭。
那位出去了不到半天,風輕雲淡殺掉的異能者恰好也是一萬多點,而且看架勢就連頭發絲衣服褶都沒被弄亂。
這個數量對比真的隻是巧合?
那些人真的非殺不可?
還是說,假如未來有一天,軍團長之中有人冒出一點想要擁兵自重的念頭,最好先掂量掂量,自己這些人夠不夠那位一頓殺的?
當然了,不管是誰有這種想法,也隻會深埋在心裡,一點也不會表現出來。
論跡不論心,大家都是夏國最忠誠的中流砥柱。
一間密室中,隻有王豐和葉林蕭兩人相對而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