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金陵治政篇_大明重啟:年方三歲,登基稱帝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90章、金陵治政篇(1 / 1)

遠在南京紫禁城的朱慈炅並不知道前線的任何事,他的飛鴿傳書天氣轉冷後就停了,沒有十萬火急的事,北京是舍不得這些鴿子的,鴿籠都全放進了室內。

沒有人喜歡頭上有個活爹,更彆說權勢滔天的內閣,朱慈炅這樣就很好,劃塊南直給你這個娃娃練練手,其他事情,內閣包圓了。

紫禁城裡沒有皇帝,朝堂上沒有烏鴉,大明的文武百官前所未有的感到愉悅,甚至有人萌生了大逆不道的想法,沒有皇帝,其實也挺好。

至於南京的風波不斷,北京官員其實並不在意,苦一苦南方也挺好的。

遼東的冬季攻勢開始後,大明中樞遠沒有當初皇帝親征那麼緊張,該吃吃該喝喝,仿佛遼東離他們很遠。

山海關的糧草堆積都要裝不下了,全國上下無不讚揚小皇帝清空藩王庫存打仗的妙計,除了關在南京城裡的諸王。

諸王把持的督政院,在無限期拘押衍聖公後,的確想再接再厲,搞出點大新聞,結果周王進宮一趟後,他們就消停了,把激動的禦史們氣得吐血。

大明在相當長的時間裡,皇權實際都是依靠禦史治國,但朱慈炅這個娃娃直接把禦史打落凡塵。六部官員也漸漸發現了這點,烏鴉風聞奏事,奏給誰聽,連六部門口的狗都不理他們了。

北京挺閒,南京卻很忙,就算沒有禦史搗亂,南京各部也忙瘋了。

吏部要選官派官,十品官這個東西一出來,封城的時候還覺得挺好,一旦解封,吏部的天都快塌了,混亂得無以複加,有無數位置的官職重疊,必須重構。

怎麼派人是門相當大的學問,我有主事的關係,你走的郎中後門,老子花了五千兩,陛下對我們有過承諾。

解不開,理還亂,錢狀元放了狠話,重啟元年前必須弄好,誰耽誤了就摘誰帽子。

禮部同樣忙,教材的事沒有人追究了,但蒙學教師崗前培訓還是要辦。關鍵是沒有背景後台的十品官,吏部全給他們塞過來,搞得教師有點超標,然後孔尚書請示到了培訓考核的任務。

還有出訪歐羅巴的大事籌備,五大門派和尚大念經活動,春節快到了,小皇帝又要去跟太祖聊天了,南京城裡還多出來了兩百多個王爺,他們的糾紛禮部也要管。

禮部事情太多了,他們隻有一個解法:錢士升,加人,你不加,我們就找謝陞去了。

戶部無論南北都是大部,南戶部本來隻負責南直和江南轉運的,但現在他們很慌張。

南直皇民政策鋪開後,他們震驚的發現,無論他們怎麼弄,明年單單南直稅入就超過了以往的兩京十三省總和。

沒有人驚喜,全是大恐懼,這他媽的要爆雷。楊一鵬把人全關在戶部,不準回家。

反正戶部還有新商稅稅率要調整,來南京打工的流動人口要統計,皇上承諾的過年紅包要準備,重啟通寶的各省份額要核定,還有新領到的什麼預算決算任務,紅薯土豆玉米種植推廣,甚至連南直公廁他們也要管,畢竟閣老們都為屎尿打起來了。

兵部也不得閒,王在晉本來以為,南直被不斷擴軍的新六衛接管後,南兵部除了幫忙安撫沒有實行皇民政策的南方諸衛所就沒有事了。

結果,新六衛裁汰了大量人員,全部要他們兵部安置,好在還有戶部的稅兵,刑部的巡捕。還有皇民預備役,新兵整編,新武備分配。

天工院軍事參謀最近還將軍餉也轉給了他們,可惜他們看不到錢,隻有數字,全在戶部工部兩大銀行解決了。

南京刑部算是相對比較輕鬆的,兩廣總督出身的南刑部尚書胡應台,比較熱衷於研究火器大炮,畢竟傳說中袁崇煥轟死老奴的紅衣大炮就是他搞的。

當上南大司寇後,他以為自己會很閒,他還愛上了往《朕問》和《通報》投稿,《朕問》入選比較難,但《通報》上,胡尚書可是專欄作家了。

好嘛,小皇帝認為胡尚書的普法宣傳做得比較好,文筆也不錯,讓他主持修改《大明律》。這是人乾的事,不怕太祖顯靈錘爆他腦袋。

胡尚書的確是養老的,但刑部其實也不輕鬆。兩個老不死的前閣老給他們弄出大量案情,他們要提起公訴,判完了他們還要負責勞動改造,光是跟公侯們交涉工錢都要費老大勁了。

其他人都是勞心,工部確實勞心勞力。

修城,修路,修灌溉水渠,造鐵廠,造船廠,造兵器廠,光是營造設計他們就忙不過來,剛從一個地方回來,馬上又要帶人去另一個地方測量。

而且工部事務官的工作還不是一般人能勝任的,他們基本是一個人當成兩個用。當然,小皇帝還是挺好的,他們的出差津貼六部最高,痛並快樂著。

工部也不全是力氣活,比如朱慈炅新進要求他們設立的工會就是個純粹的行政工作,可惜他們全部摸不著頭腦,隻能意思一下,然後無限拖延。

天氣太冷,朱慈炅的大煤廠賺翻了,原定的兩個煤廠變成了六個,主要是太多人要吃飯,兩個安置不下。不過產能上來了,產品銷售又出問題。

西宮書房裡,朱慈炅裹在厚厚羽絨服裡,像一個圓溜溜的大冬瓜。羽絨服這東西,實在太簡單,隻要朱慈炅提供思路,針工局分分鐘給他弄出來。

針工局的羽絨服叫“百羽攢雲袍”,用的是鴨絨、鵝絨,立領設計,可以把脖子下巴一起遮住。

成人的做了十件,朱慈炅的童裝兩件,兩個太後分了四件,七位閣老分六件。陝西的孫承宗都送過去了,朱慈炅的親親老師張瑞圖沒有,不過,張太後在北京給他補做了一件。

“發,給六部官員發,給平遼前線發。當初肥皂也是產能過剩,不就是發的嗎?曹大璫不要怕,產量大是好事,大家習慣了石炭,就不會用木炭了。”

曹化淳終於又能見皇帝,不過他依然苦著臉。

“平遼那裡,我們送過去的煤已經堆成山了,他們這個冬天肯定用不完的。”

朱慈炅憋著嘴。

“陝西呢?”

“陝西也送過了。”

“那就四川。”

“小皇爺啊,四川運輸太不方便,送過去,估計都春天了。”

“繞一圈走水路啊,真笨,海運不是挺快。算了,實在不行,再建個鐵廠,你再多一倍也給你燒儘去。”

“欸,奴婢明白了。”

朱慈炅感覺有些熱,想把厚厚的羽絨服脫了,身旁的房袖盯著他,隻好罷手,看向王坤。

“你們地龍的火太大了,炭多也用來燒烤朕吧?對了,徐閣老什麼事?”

王坤連忙開口。

“奴婢這就去看看。徐閣老說,小皇爺放回去的佛郎機人又回來了,他們能做主的人也來了,他問陛下要在武英殿接見嗎?”


最新小说: 我的鍋是異世門 開局製卡師,一張核心找五年 工程師的學霸係統 全球詭異婚配,我的老婆是詭帝 從長征到長津湖,我氣吞萬裡如虎 仙路誅仙2 一封淒美的分手信 高武紀元:開局加載田伯光模板 全家騙我養私生子,重生老太殺瘋了 降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