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悄然滑過了一個月。
這一個月裡,整個京城,乃至大夏王朝的官場和商界,都圍繞著“京杭運河清淤工程”這個龐然大物,瘋狂地運轉起來。
表麵上,一切都顯得欣欣向榮,如火如荼。
戶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撥付了第一批高達八十萬兩的工程啟動款。
工部組織了規模浩大的招標會,三十六個標段,在無數商賈的激烈爭搶中,塵埃落定。
漕運總督衙門更是忙得人仰馬翻,每日都有無數的船隻,滿載著“物料”,駛向運河沿線的各個工地。
報紙上,每天都在歌頌這項善政的英明,盛讚女帝陛下的仁德,以及總督辦顧大人的高瞻遠矚。
然而,在這片繁榮的表象之下,一股汙濁的暗流,正在瘋狂地滋生、蔓延。
靖夜司。
顧長安的書房內,氣氛與外界的熱火朝天截然不同,安靜得甚至有些壓抑。
王鐵鎖站在書案前,正恭敬地進行著每日的例行彙報。
他的身前,一張巨大的地圖鋪滿了整個桌麵。地圖上,密密麻麻地標注著各種符號和線條,猶如一張精密的蛛網。
“大人,根據‘子鼠’傳回的消息,昨日戶部撥付給‘甲三’標段的五萬兩工程款,在經過錢莊時,有一萬五千兩,被轉入了漕運總督安世成的小妾名下的一個私庫。”
“根據‘醜牛’的密報,工部采買的一批用於加固堤壩的青石,在裝船時被調包,換成了劣質的碎岩。而那批上好的青石,則被連夜運往了成親王在京郊的一處彆院,似乎是要修建一座新的園林。”
“‘寅虎’來報,‘丙五’標段的負責人,是安總督的表外甥。他手下的工地,實際開工的民夫不足三百人,卻上報了一千人的工時和口糧。多出來的部分,都被他折算成銀兩,與工部的監工三七分賬了。”
“還有……”
一條條觸目驚心的情報,從王鐵鎖口中,平靜而清晰地彙報出來。
這些情報,有的來自安插在漕運係統內部的“鐵索門”眼線,有的來自被顧長安暗中收買的錢莊掌櫃,還有的,甚至來自於對家後院裡一個不起眼的馬夫。
這張由顧長安親手編織,由“鐵索門”這根主線串聯起來的天羅地網,已經悄無聲息地覆蓋了所有涉案人員。
安世成、錢萬金、孫誌……他們自以為天衣無縫的每一筆交易,每一次密謀,都被記錄在案,形成了鐵一般的證據鏈。
顧長安靜靜地聽著,臉上毫無波瀾。
他的手指,在地圖上輕輕劃過,仿佛一個冷酷的棋手,審視著自己即將收官的棋局。
他等了整整一個月。
他在等,等這些人徹底放下警惕,等他們把貪婪的嘴臉,暴露得淋漓儘致。
他也在等,等那些被侵吞的銀兩,累積到一個足以讓所有人都瞠目結舌的數字。
現在,時機,終於成熟了。
“王鐵鎖。”顧長安緩緩開口。
“屬下在。”
“讓所有的人證、物證,全部入京。確保他們的安全,一隻蒼蠅都不能放進來。”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