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要修路和水利工程?”
“這修煉和水利工程自然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了!”
“隻是,這青州剛剛安定,如果就要招徭役的話,恐怕會傷民啊!”
“是啊,王爺,不如等民生穩定之後,再修路?”
......
朱榑剛把自己想要修路和興修水利的事提出來,頓時便有官員眉頭微微皺了起來,忍不住小聲提議起來。
當然,徐明和趙武乃是朱榑的親衛,又被朱榑使用了中忠誠卡,自然是沒有任何的意見了。
朱榑說什麼,他們都會毫不猶豫的去執行,哪怕是讓他們去死。
這便是忠誠卡的好處。
提出建議的是那些朱榑從青州城本地填補進來的官員。
當然,他們的出發點也是好的。
因為這修路和興修水利可不是小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這就需要招徭役,難免會讓百姓怨聲載道。
“你們誤會了本王的意思了!”
“這次修路和興修水利,都不招徭役,而是招工人。”
“而且,都是自願的原則。”
“凡是願意應召修路和修水利的,都會給工錢,而且,工錢是普通工人的雙倍!”
“並且,所有的工錢和開支,全部由本王的齊王府出,不需要你們青州官府出一分錢!”
“你們官府隻需要負責招募工人修路和修水利便行了!”
朱榑聽過了那些官員的話後,頓時知道,這些官員是誤會了他的意思,不由一臉笑盈盈地看著眾人道。
因為朱榑也知道,現在整個青州的百姓和官府都很窮,主要是之前被青州那些官員剝削和壓迫的太狠了,青州百姓和青州官府都沒有錢。
而朱榑之前抄家的那些錢都在他那裡。
所以,朱榑現在根本就不缺錢。
正所謂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他打算拿那些錢來修路和修水利,這樣既能讓青州百姓有工作,有飯吃,也能夠建設和發展青州,簡直就是一舉多得之事。
反正,那些錢財在朱榑那裡放著也都是死錢。
身為一個現代人,自然知道,隻有讓錢流動起來,才能算是真正的錢。
同時,這樣做不但對青州百姓有利,也能有助於提升朱榑在青州的聲望,以便獲得更多的聲望值。
在朱榑心中,聲望值可是比那些金銀珠寶等身外之物要值錢得多。
而且,朱榑更是深知“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要想讓青州發展起來,這修路是勢在必行之舉。
“啊,給雙倍的工錢?”
“由王爺的府邸出這筆開支?”
“王爺聖明!”
“王爺此舉真乃利國利民之舉,我等替青州百姓拜謝王爺!”
......
那些青州本地官員聽了朱榑的話後,先是微微一愣,然後一個個欣喜不已,一臉歡喜和激動地對著朱榑拜謝道。
在他們看來,隻要不要他們官府出錢,不要青州的百姓服徭役,這修路和修水利絕對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尤其是朱榑還承諾給那些修路和修水利的工人雙倍工錢,這對那些窮苦的青州百姓來說,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這意味著那些吃不飽的青州百姓終於有活乾,有錢掙了,便能夠買糧食吃了。
現在這十月份,秋收已經過去了,春耕還未到時間,青州的百姓都閒著,沒活乾。
對於這些青州百姓來說,閒著可不是好事,這意味著他們沒有了收入來源,僅僅憑著之前秋收的那些收成,交了稅之後,根本不夠一家老小吃的。
沒有了其他的收入,他們這個冬天恐怕就要挨餓受凍了。
這才是他們最害怕的事。
而如果朱榑現在招募工人來修路的話,那就能夠給那些青州的百姓提供工作,增加他們的收入,而且工錢還是正常情況下的雙倍。
這樣那些青州百姓今年說不定還能過一個好冬天呢。
這些青州本地的官員自然知道其中的好處。
所以,他們聽聞朱榑的話後,一個個頓時對朱榑感激不已起來。
這一刻,他們似乎也明白了齊王的用意。
“齊王殿下為了我們青州百姓還真是煞費苦心啊!”
他們一個個忍不住在心中感歎道。
這一刻,他們一個個對齊王殿下更加敬佩起來。
“嗯,此事就交由知府徐明和各位官員一起去做吧。”
“本王打算把青州的那些官道全部再加寬一些,然後全部修建成水泥路!”
朱榑接著再次開口道。
“水泥路?”
“王爺,這何為水泥路啊?”
那些官員聽了朱榑的話後,頓時一臉不解道。
朱榑隻好給眾人細心解釋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