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榑的大軍之所以能夠這麼快就成功拿下整個九州島,一是因為這九州島本來就沒有多大,可能隻占整個倭國的十分之一的領土左右。
二來,朱榑是分了十四路大軍分彆同時發起進攻,這效率自然大大提高了。
三來,朱榑那十四支水師大軍手中都有詳細的九州島地圖,包括九州島的那些大名的城池位置,以及具體的的路線,都一清二楚,這讓那些水師大軍省了不少事。
朱榑徹底拿下整個九州島後,便把目的放在了倭國的四國島上。
接著,朱榑留下四支水師大軍駐守在九州島上。
同時,讓錢山帶著人開始全麵接手和管理整個九州的事務。
另外一方麵,朱榑讓朱三帥率領其餘十一支千戶水師大軍繼續進攻四國島。
朱榑之所以把第二個目標選擇在倭國的四國島,是因為這倭國的四國島麵積小,甚至比九州島的麵積還要小一點。
朱三帥率領那十一支千戶水師大軍足以拿下這個島嶼了。
至於倭國的本州島,朱榑暫時沒打算進攻。
因為本州島乃是倭國四大島嶼中麵積最大的,幾乎比九州、四國和北海道這三個道蘊的麵積加起來還要大不少。
倭國的京都就在本州島上。
倭國實力最大的那些大名,以及倭國幕府將軍和倭國的主要兵力也都集中在這個島上。
當然,以朱榑那十五支千戶水師大軍的實力,想要攻下整個本州島還是沒什麼問題。
最關鍵的問題還是攻下整個本州島的治理和駐守問題。
這麼大的麵積,自然需要不少大軍駐守了。
僅憑朱榑的那一萬六千多水師大軍,放在本州島上,基本上都看不到什麼水花。
尤其是剛剛拿下本州島的話,也是最不穩定的時候,必須得有大量的兵力駐守才行,否則哪怕拿下了本州島,一旦沒有足夠的兵力駐守,或者等朱榑的大軍一走,到時候再次發生暴亂,這是朱榑所不願意的看到了。
所以,朱榑現在才發現,他把事情看得太簡單了。
如果隻是率領大軍把整個倭國橫掃一遍,對於朱榑來說並沒有什麼難度。
真正難得的是剛剛攻下整個倭國後的治理和穩定問題。
這便是所謂的打天下難,治天下更難的道理。
不過,以朱榑現在的兵力,要攻下九州島和四國島,以及駐守好這兩個島嶼還是沒有什麼難度。
等這兩個島嶼徹底穩定下來後,朱榑也能夠把駐守在這兩個島嶼的大軍抽調走。
就這樣,在朱榑的命令下,朱三帥率領那十一支千戶水師大軍再次對倭國的四國島發起了攻擊。
那十一支千戶水師大軍依舊采用分兵的策略,分成十一路,分彆朝著四國島各處進攻去。
以那十一支水師大軍的戰鬥力,以及配備的強大火炮和火槍,按照之前在九州島上的策略,對那些四國島的城池發起了進攻。
那些四國島上的城池自然抵擋不住朱榑那些水師大軍的進攻了。
就這樣,那一座座城池也不斷被朱榑的水師大軍攻破。
僅僅隻是用了數天的時間,在九州島海港坐鎮的朱榑再次收到消息,他那十一支水師大軍也已經成功拿下了整個四國島。
至此,倭國的那四大島嶼已經有兩個徹底落入了朱榑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