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國使臣的意思很明顯,跟大明一起商議清楚解決那些倭寇之患是他們倭國表現出來的誠意,而大明想要讓他們倭國協助大明解決倭寇之患,自然也需要拿出一些誠意出來。
說得不好聽一些,這就是等價交換。
想讓他們倭國協助大明解決那些倭寇之之互換,就得拿條件來換。
雖然這倭國使臣並沒有明說,但是這話語的意思卻已經很明顯了,那就是想讓他們倭國跟大明商議解決倭寇之事,大明就必須退兵。
這樣此事就完美的解決了,而他這次出使的目的也就完美達到了。
這便是外交,有些事根本不需要明說,彼此心裡都清楚就行了。
如果明說了,反而落了下乘。
“嗯,倭國使臣所言甚是,這樣吧,朕也派使臣去一趟你們倭國,以示兩國交好的友誼。”
朱元璋聽了那倭國使臣的話後,不由微微一笑道。
以朱元璋和皇宮大殿上那些群臣的聰明,又豈會聽不出倭國使臣的弦外之意。
不過,朱元璋卻故意裝傻充愣,就當沒有聽出那倭國使臣的意思。
因為在朱元璋看來,僅憑倭國使臣的一句願意協助他們大明解決倭寇之患,就讓齊王朱榑退步,怎麼可能有這麼便宜的事?
而且,即使倭國使臣答應了協助他們大明共同解決倭寇之患,等齊王朱榑退兵之後,萬一倭國不執行怎麼辦?
朱元璋自然不相信信譽不怎麼好的倭國了。
更重要的是,齊王朱榑這次出征海外的倭國,其中所付出的人力物力等代價可不小,自然不可能僅僅因為倭國的一句話就讓齊王朱榑退兵了。
也就是說,倭國提出的交換條件根本就不對等,朱元璋自然不可能輕易的答應了。
同時,他也知道,這隻是倭國使臣的初次試探而已,並不是倭國的最終底牌。
哪怕是要讓齊王朱榑退兵,朱元璋也得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才行。
不然到時候倭國不配合打擊清理倭寇的行動,朱元璋就讓齊王朱榑退了兵,到時候什麼好處都沒有撈到,豈不是白忙活了一場?
朱元璋自然沒有那麼傻了。
在朱元璋看來,退兵可以,但是倭國必須拿出足夠的籌碼來交換。
“看來大明陛下是沒有想要跟我們倭國交好的誠意!”
倭國使臣聽了朱元璋的話後,臉色頓時陰沉了下來,然後對著朱元璋沉聲道。
他自然也猜出了朱元璋的心思了,是想要更多的籌碼而已。
“我看是你們倭國沒有跟我們大明交好的誠意!”
“我大明曾多少派出使臣,想要跟你們倭國交好,結果你們倭國根本就沒有放在心上,甚至還曾經斬殺了我大明的使臣,這便是你們倭國想要跟我大明交好的誠意嗎?”
朱元璋毫不猶豫地反駁道。
現在主動權掌控在他手中,朱元璋自然是底氣十足了。
而且,他也有足夠的時間和耐心跟倭國使臣耗。
不過,這種底氣十足的感覺真好。
而這底氣不是他大明給的,而是他兒子朱榑給的。
這一刻,一想到那個十分爭氣,為他和他大明爭光的哪個兒子,心情就十分的舒暢。
“咳咳,大明皇帝陛下,那都是過去的事了,我們就暫且不提了!”
“不過,大明皇帝陛下,您這次派遣大軍一聲不吭就攻打我倭國,也的確是有點不太厚道,深深地傷害了我們倭國和你們大明之間的友誼。”
那倭國使臣自然知道朱元璋所說的不假,頓時不由有點尷尬地咳嗽了一聲道,語氣中更是帶著一絲幽怨。
是似在責怪大明不應該這樣一聲不吭就讓大明的水師大軍攻打他們倭國。
“哦,朕有派大明的水師大軍攻打倭國嗎?”
“朕怎麼不記得了?”
“各位大臣說說,我大明水師可有出征倭國之事?”
朱元璋聽了倭國使臣的話後,不由繼續裝傻充愣道。
“回陛下,我大明水師倒是沒有出征倭國的記錄,會不會根本就不是我大明的水師,亦或者是其他人冒充我們大明的水師大軍呢?”
“不過,陛下儘管放心,臣稍後一定派人去好好查查,看看是誰這麼大的膽子竟敢冒充我大明的水師?”
頓時,皇宮大殿上的兵部尚書也不由站出來,對著朱元璋躬身道。
這兵部尚書混跡官場這麼久,也是個人精,此刻自然知道該怎麼說,怎麼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