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朱榑的計劃,他先進入這倭國的京都,然後進了城之後,再把那三十九支千戶所編製水師大軍全部放出來,便可以直接從城內進行進攻。
這樣絕對能夠殺倭國京都這些大軍和大名等眾人一個措手不及,甚至就連攻城都省了,便直接已經殺入城內了。
隻不過,當朱榑騎著戰馬出現在倭國京都城門口不遠處時,他知道,他這個計劃可能是要泡湯了。
因為駐守在倭國城門口的那些大軍盤查的十分嚴格,尤其是對本州島以外的外來人,基本上沒有身份證明,根本無法入城。
而朱榑一身錦衣,一看就不是倭國的人,想要入城就更加難了。
可能是倭國京都裡的幕府將軍和那些大名因為朱榑那支大軍攻打他們倭國,才會變得如此小心謹慎起來。
“既然無法入城,那就直接率領大軍從城外殺進去吧!”
朱榑忍不住在心中暗想道。
他打算率領大軍直接攻城。
不過,考慮到城牆上的那些倭國將士手裡有弓箭,朱榑不打算用大軍來強攻。
因為如果使用大軍強攻的話,絕對會給他的那些水師大軍帶來不小的傷亡。
當然,朱榑也可以憑著自己那強大的實力強行殺入城內,然後再把係統空間裡的大軍從係統空間裡放出來。
但是,這樣的話他的那些大軍將會在城內跟倭國大軍正麵廝殺,雖然他的那些水師大軍十分的強悍,數量也不少,但是這樣混戰之下,也難免會給他的那些水師大軍帶來一定的傷亡,這是朱榑所不願意看到的。
在朱榑來看,他的那些兌換大軍可是十分的寶貴,能夠不出現傷亡,那自然是最好不過的了。
最後經過朱榑的再三思考之後,決定繼續采用之前在九州和四國島那樣攻城的策略。
這樣可以將傷亡降至最低,甚至能夠做到零傷亡。
那便是先利用火炮的優勢,先對倭國的京都進行炮火轟炸,把這麵城牆炸毀,把城牆上的倭國大軍全部炸崩潰了,到時候朱榑再率領大軍攻城,便能輕而易舉的殺入城內了。
而這時他們麵對隻是一群徹底崩潰,毫無戰鬥力的倭國大軍,自然出現傷亡的可能性幾乎就為零了。
有了決斷之後,朱榑不由騎著身下的戰馬後退了數百米,一直到遠離了倭國京都城牆上弓箭手的射程範圍外,又正好是他們大明炮火的射程範圍內,便停了下來。
雖然這樣攻城麻煩了一點,但是卻也有好處。
因為這一輪輪炮火下來,能夠徹底摧毀京都裡那些倭國將士和百姓的意誌,這樣對於朱榑以後徹底殖民和掌控整個倭國京都也有著巨大的好處。
隻有讓倭國的將士和百姓見識到他大明炮火的威力,才會讓他們對大明心存敬畏之心,這樣以後他們就不敢再反抗了,隻能選擇逆來順受了。
從長遠來看,這樣用炮火打下來的城池絕對是更穩固。
接著,朱榑找了一處十分遼闊平整的地方,然後把他係統空間裡的那三十九支千戶所編製的水師大軍全部放了出來。
包括那些水師大軍手裡的火槍和火炮,以及他們身下的戰馬,也全部都放了出來。
“朱三帥,下令讓那十四支水師大軍騎兵從兩側包抄過去!”
“本王要徹底包圍整個倭國京都!”
“同時,他們不需要攻城,隻需要守住其他各處,不要放走這座城池裡的任何一個倭國人便可。”
“如果膽敢有反抗或者想要逃跑的,一律殺無赦!”
“剩餘的大軍跟隨本王,在這邊到時候隨本王一起攻城!”
放出朱三帥等一眾大軍後,朱榑第一時間對著朱三帥下令道。
朱榑的意思很明顯,他要徹底包圍整個倭國的京都,不放走這座城池裡的一個倭國人。
在這座倭國城池裡的倭國人隻有兩個選擇,要麼死亡,要麼徹底臣服,再無其他第三條路可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