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揚衛這麼多人查了整整十天,竟然沒有找到刺客的一點線索。
其實褚凱風也感到很窩火。
但自從刺客在莫名其妙的逃出包圍圈之後,就像是直接憑空消失了一般。
褚凱風根本一點辦法也沒有……
他根本就沒有想到。
整天帶兵巡查的南城兵馬司指揮徐炳德,以及北城千戶所千戶沈青辰才是藏起刺客之人。
在這種賊喊捉賊的情況下。
鷹揚衛又怎能發現楚香雲的半點蹤跡……
梁帝歎了口氣,把一本奏折扔在了褚凱風的麵前。
“永川知府江瀚文上奏。”
“都轉運鹽使司副使吳承州勾結鹽商,大肆販賣鹽引數十萬。”
“導致大量的私鹽堂而皇之的變成了官鹽。”
“永川府周邊民間鹽價被奸商抬高,已經引起民怨沸騰。”
“你派人去一趟永川府,好好調查此事。”
“吳承州壞我大梁鹽法,致使國庫損失巨大,可謂罪大惡極。”
“若是情況屬實,立刻把吳承州押送京城。”
“無論吳承州後麵站著什麼人,朕都要把這些人全部淩遲處死……”
梁帝最後這句話,是咬著牙說出來的。
如今大梁國庫空虛,邊軍的餉銀都快發不出來了。
梁帝差點就要忍住罵名,重啟收收取丁賦之事。
在這個時候,竟然還有人膽敢中飽私囊,置國家利益於不顧。
這如何能不讓梁帝生氣?
褚凱風趕忙叩首道:“臣遵旨。”
“此案臣親自去辦,絕不會負陛下所托。”
梁帝搖頭道:“此事你讓沈青辰去辦。”
“沈青辰對永川比較熟悉,而且還是永川知府江瀚文的半個女婿。”
“想必調查起來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今南越對我大梁蠢蠢欲動,經常出現跨過邊境,騷擾百姓之事。”
“你把此事盯緊一些,莫要出了什麼岔子……”
褚凱風點頭道:“臣遵旨。”
梁帝想了想,繼續道:“再給沈青辰一個鎮撫的名頭,也好讓他能統帥永川的鷹揚衛。”
“告訴沈青辰。”
“不單是販賣鹽引的這些官員,那些壞我大梁鹽法的奸商也不能姑息。”
“該拿該殺,一切都由沈青辰決定……”
沈青辰為梁帝獻策的事情。
褚凱風自然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沈青辰為梁帝獻上了攤丁入畝之策,讓梁帝避免了留下千古罵名的危險。
如今獎勵他一個鎮撫的名頭,也是應該的……
褚凱風在皇宮挨了梁帝的一陣數落。
心情自然是大為鬱悶。
於是褚凱風把京城的幾個千戶都召集起來,狠狠的罵了一頓,最後留下了沈青辰。
“你嶽父給陛下上折子了。”
“永川都轉運鹽使司副使吳承州勾結鹽商,大肆販賣鹽引,導致大量的私鹽變成個官鹽。”
“陛下知道此事後,龍顏大怒,表示要重懲此等無君無父之人。”
“永川府你比較熟悉。”
“我便向陛下推薦此案由你去辦理。”
“此案是你立功的好機會,一定要要把握,順便再給咱們鷹揚衛爭一次麵子……”
沈青辰聞言,頓時皺起了眉頭。
因為沈青辰心裡很清楚。
這可不是去了永川府,把吳承州抓起來那般的簡單。
都轉運鹽使司副使,隻是一個從五品的小官。
吳承州哪敢販賣出這麼多鹽引?
在吳承州的背後,不知道有多少勢力背景。
沈青辰稍微不慎,便會被吳承州的背後的勢力吞的骨頭渣子都不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