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鸞山。
棲雲寺。
在一間靜室內,一位身披袈裟的老和尚坐在蒲團上,手裡拿著一封書信,正凝神觀看。
此人正是棲雲寺的方丈,悟性大師。
一名灰衣老僧垂手站立在悟性大師的身邊,等著他的指示。
悟性大師看完了書信,不禁冷笑道:“借糧?”
“說的倒是好聽。”
“到時候燕王拍拍屁股離開南陽府,難道咱們還敢去京城給他討要不成?”
灰衣老僧皺眉道:“師兄,若是陸知縣以縣衙的名義借糧,咱們可以置之不理。”
“但如今陸知縣用的是燕王的名義。”
“若是咱們一點都不借,好像有些說不過去。”
“無論如何,燕王也是一個皇子……”
悟性大師點頭道:“你說的沒錯。”
“燕王的麵子咱們不能不給。”
“如今寺院裡還有多少存糧?”
灰衣老僧回答道:“今年寺院的收成還不錯。”
“加上往年剩下的餘糧,大概能有兩千石。”
悟性大師點頭道:“老衲聽聞西橋縣的災民已經有一萬多人。”
“而且其他縣城的災民也正向此地趕來。”
“即便是咱們寺院略有積蓄,又如何救得了眾生?”
“你現在就去告訴送信的人。”
“棲雲寺願意把寺內僅有的二百石糧食無償捐獻給燕王殿下,用於解救南陽府的黎民百姓……”
灰衣老僧聞言,有些欲言又止。
出家人向來都是慈悲如懷,救苦救難,普度眾生。
如今西橋縣的災民處於水火之中。
但悟性大師卻如商人一般,什麼事情都會權衡利弊,隻想著棲雲寺的利益。
這不禁讓灰衣老僧無奈的歎了口氣……
西橋縣縣衙。
沈青辰和趙維楨回到縣衙之後,蕭樂康已經起床用完了午飯。
三人聚在大堂剛用了一杯茶。
陸景行便領著兩個如同泥猴一般的衙役,急匆匆的進入大堂之中。
“殿下,棲雲寺不肯借糧,隻肯捐獻二百石糧食。”
“如今前來西橋縣的災民已經數以萬計,而且數量仍舊在不斷增加中。”
“這些糧食根本就撐不了多久……”
陸景行臉上充滿了憤怒和絕望。
青鸞山的棲雲寺遠近聞名,是整個南陽府最大的寺廟。
寺院人流眾多,香火鼎盛。
這些年來,前來棲雲寺請願還願的人不知凡幾。
如此盛況,讓棲雲寺積累了數不清的財富。
青鸞山附近的近千頃土地,如今都屬於棲雲寺所有。
所以說棲雲寺是南陽府最大的地主。
陸景行可以篤定,棲雲寺裡麵至少有一千石到兩千石糧食的存儲……
由於棲雲寺就在西橋縣境內。
陸景行和棲雲寺的方丈悟性大師關係很好,甚至還經常在一起研討佛法。
本來陸景行還以為。
有了這層關係,再加上燕王蕭樂康的麵子。
悟性大師怎麼都會拆借五百石或者一千石的糧食,用於西橋縣的災情。
結果陸景行卻萬萬沒想到。
平常把慈悲為懷掛在嘴邊的悟性大師,竟然隻肯拿出二百石糧食……
趙維楨聞言,頓時皺起了眉頭。
對於棲雲寺的情況。
陸景行都和蕭樂康,趙維楨,沈青辰等人說過了。
若是說寺院內隻有二百石糧食。
恐怕傻子都不會相信。
如今棲雲寺明明有糧,但人家不肯拆借。
趙維楨又有什麼辦法?
沈青辰皺眉向蕭樂康道:“殿下,看來這棲雲寺的方丈是絲毫不給你麵子啊!”
“這事你能忍?”
“反正我是忍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