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自己兒子的秉性,梁帝還是十分了解的。
梁帝知道蕭樂康沒有撒謊。
蕭樂康是真覺得梁帝處事不公,才會出言不遜。
既然蕭樂康不是受到沈青辰的挑唆才會如此,梁帝的神情才緩舒展開來。
“你給朕閉嘴……”
“聽說你搶了兩座寺廟的糧食,還毆打了僧人。”
“你的事朕稍後與你算帳。”
“如何賞賜功臣朕自有分寸,這裡沒有你說話的份……”
蕭樂康卻仍然不依不饒。
“父皇,是您處事不公,還不讓兒臣說了?”
“當初若不是沈青辰在河灘上阻擋住叛軍。”
“兒臣恐怕早就被叛軍萬箭穿心,死在河裡喂魚了。”
“為此沈青辰也差點被叛軍一錘子砸死。”
“幸虧蘇玉媚是沈青辰的相好,才把他從水裡救了出來。”
“就算是為了兒臣。”
“您也應該給沈青辰一個侯爺當當……”
梁帝聞言,指著大殿門口大怒道:“你立刻給朕滾出去。”
蕭樂康轉身就走。
“滾就滾。”
“反正酒宴上的飯菜也不好吃。”
“我回王府吃烤魚去……”
蕭樂康言畢,很瀟灑的離開了。
此時此刻。
沈青辰真想把蕭樂康直接掐死。
蕭樂康沒有非分之想,隻想當一個混吃等死的閒散王爺,頂撞梁帝是經常的事情。
當然,因此蕭樂康也沒少挨揍。
但就是屢教不改……
蕭樂康不給梁帝麵子,梁帝當然不會對他如何,頂多罵一頓就過去了。
反正蕭樂康頂撞梁帝也不是一次兩次了。
若是讓梁帝誤會沈青辰對他有怨懟之意,甚至還挑唆自己的兒子和他作對。
以後還能在京城愉快的玩耍嗎?
帝王的心思和普通人不同。
無論臣子的能力如何,他首先要求的是忠誠。
所以對於每一個臣子,帝王都充滿了戒意和防備。
沈青辰是個人才,這點梁帝並不會否認。
但若是沈青辰對梁帝心懷怨念,梁帝將會毫不猶豫的把他鏟除。
縱觀曆史。
無數個臣子的造反,都是對帝王心懷怨念開始的……
沈青辰趕忙向梁帝拱手道:“臣從一個罪囚,到如今的一個鷹揚衛鎮撫。”
“全因陛下皇恩浩蕩。”
“南陽府之事,臣的確是出了一些力。”
“但當日南陽城落入叛軍之手,臣也有很大的責任。”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如今陛下沒有降罪於臣,臣心裡隻有感激,絕對沒有任何的怨懟之意……”
梁帝聞言,嘴角終於露出了一絲笑容。
“如今彈劾你與叛軍勾結的折子,已經堆積如山。”
“朕相信你是冤枉的。”
“但你與魏國太後侄女蘇玉媚是紅顏知己,這是不爭的事實。”
“如此就將功補過吧!”
沈青辰在抓住了薛文煥之後,勾結叛軍的謠言不攻自破。
更何況崔婉清還殺掉了潛藏在京城的魏國細作頭目張敬德。
但沈青辰作為一個鷹揚衛鎮撫,卻與一個魏國細作相交莫逆。
若是給沈青辰按一個瀆職之罪。
沈青辰根本就沒有任何狡辯的餘地……
而且丟失了南陽城,沈青辰的確也也有一定的責任。
沈青辰心裡很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