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洛城胡笳_浮生重啟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社會文學 > 浮生重啟錄 > 第16章 洛城胡笳

第16章 洛城胡笳(1 / 1)

景元五年春。

胡笳聲碎在琉璃瓦上,我摸著案頭蜀錦屏風上的殘菊,花瓣紋路與五丈原的秋風完全一致。

巧兒臨終前說,這是她用最後一絲力氣繡的,針腳裡藏著“漢祚”二字——此刻卻被司馬昭的酒盞映得支離破碎。

“頗思蜀否?”司馬昭的笑像長阪坡的曹軍,酒氣混著胡麻香撲麵而來。

我望著舞女的水袖揚起,恍惚看見丞相在丞相府批改軍報,母後在椒房殿繡香囊,五丈原的秋風卷著“漢”字旗。

喉間滾過“思”字,卻在出口時化作:“此間樂,不思蜀。”

郤正的腳尖在靴底輕輕碾動,像極了建興十二年在丞相府學步時的模樣。

這個諸葛亮的門生,此刻穿著魏官的朝服,袖口卻繡著蜀地的杜鵑——他不敢抬頭,卻在我說完後,指尖悄悄勾住衣擺,仿佛在替蜀漢最後的尊嚴,打一個結。

黃皓的骨灰盒擺在東廂房,上麵刻著“蜀漢黃門令”。

他死在來洛陽的路上,臨終前往我掌心塞了塊碎玉——是成都丞相府前的階磚磨成的,邊角還帶著當年我騎馬時踏碎的痕跡。

此刻碎玉硌著掌心,比司馬昭的酒盞更冷。

“陛下演技精妙,”司馬昭忽然湊近,酒盞映出我鬢角的白發,“當年在成都,想必也是這般騙過諸葛亮的吧?”

我望著他眼中的戲謔,忽然想起景耀六年他兵臨城下時,曾對著諸葛亮的祠廟鞠躬——原來權臣的笑裡,藏著比曹軍更鋒利的刀。

舞女的水袖落下,露出腕間的蜀錦繩結,與張氏當年繡給張飛的蛇矛穗一模一樣。

我忽然想起椒房殿的炭火燒得正旺,張氏摸著小腹說“璿兒會像子龍將軍那樣英武”,卻不知長子璿的頭,早已在鐘會之亂中被斬,血染紅了洛陽的胡同。

“司馬昭!”北地王諶的罵聲突然在腦海中響起,他自殺前的血,曾濺在昭烈廟的“漢”字匾額上。

我摸著腰間的空劍鞘——那是丞相送的習射劍,此刻正掛在安樂公府的兵器架上,劍鞘上的“承業”二字,被胡笳聲吹得斑駁。

郤正忽然咳嗽,打斷我的思緒。

他袖中滑落半卷竹簡,我瞥見“薑維密信”四字——景耀六年藏在箱底的那封,說“願陛下忍數日之辱”,此刻卻躺在司馬昭的案頭,被朱砂批著“蜀賊餘孽”。

更漏聲在胡笳間隙響起,像極了成都禦書房的銅漏。

我忽然輕笑,舉起酒盞:“晉王若想試探,不妨直說。”

司馬昭的瞳孔驟縮,隨即大笑,震得殿上銅燈搖晃:“世人皆笑陛下昏聵,獨我知,陛下是大智若愚。”

大智若愚?

我望著殿外的胡人牧馬,想起建興三年南征時,諸葛亮說“攻心為上”,卻在遺表中寫“臣本布衣”。

原來這世間最大的智,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而我,不過是學了個皮毛,用“樂不思蜀”,換得蜀漢舊臣的周全。

舞女退下時,水袖掃過我膝頭,蜀錦的香淡得幾乎聞不到——不像張氏袖口的蜀錦,總帶著成都的陽光。

我忽然想起她臨終前說的話:“殿下,下輩子,我們做尋常百姓吧。”

此刻膝頭的蜀錦殘片,正像極了她未繡完的繈褓。

景元五年的春風,比成都的雪更冷。

我摸著懷中的舊玉玨,裂痕處還帶著孫夫人抓出的血痕,忽然聽見郤正在耳畔低語:“丞相臨終前,曾說‘陛下有帝王之才,卻困於時勢’。”

我抬頭望他,看見他眼中有淚光,像極了五丈原的秋露。

司馬昭的酒盞重重落在案上,驚起梁上棲鳥。

我知道,他終究沒殺我,就像前世那樣,封我為安樂公——這“安樂”二字,比“昏聵”更鋒利,是對蜀漢最大的嘲諷,對我最大的羞辱。

胡笳聲再起時,我望著殿角陰影裡的蜀錦屏風,殘菊的花瓣正一片片掉落,像極了成都射山的落英。

原來這世間最痛的虐,不是做扶不起的阿鬥,而是明明記得每一個忠臣的臉,每一場戰役的血,卻隻能笑著說“不思蜀”,將所有的思念,都埋進這洛城的胡笳聲裡。

喜歡浮生重啟錄請大家收藏:()浮生重啟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驚!絕美獸夫們每天都在爭寵求愛 我!元嬰期!被召到異界當魔王? 江湖迷蹤 誰在雨中等你 嫁給喻先生 什麼!穿越到大召國賣肉! 我的東莞姐姐 帝心不經撩,她踩著白月光上位 海賊:我於頂上繼承白團 亮劍:都穿越了還玩小米加步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