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特創榮會對網上的一些質疑這次推理比賽的聲音所屈服嗎?
這當然是不可能的。
暫且不說這些小日子過得不錯的霓虹人在網上叫囂的內容壓根經不住推敲,就說這些人的攻擊性伊特創榮就可以直接無視。
你見過到底有哪個強者會對彆人的質疑給予解釋的?
況且隻不過是預選賽罷了,壓根也牽扯不到多少利益糾纏。
真要說的話,第二輪結束之後選定的最後一百個能夠來霓虹這裡打決賽的人選才是既得利益者,真要是作弊也是這些人作弊才對。
當然了,伊特創榮自己不怎麼在乎沒啥問題,但是他完全可以利用這次的輿論提早幾天比賽,把所有人的目光都拉回到這次推理大賽上。
至於某位首相……
伊特創榮現在真是殺了這狗日的心都有了。
工藤優作在歐洲那邊正在調查聖杯的真實身份。你身為霓虹首相就是負責在背後拖他後腿的是吧?!
在帶嚶的工藤優作知道霓虹這邊的事情之後也是直接無語了。
老實說工藤優作有想過伊特創榮可能會趁著他和聖杯扯頭發的時候把他給賣掉,以伊特創榮這家夥以前的做事風格是真的可以乾出這種事來的。
到時候他工藤優作在和聖杯的對決中死去,伊特創榮再假惺惺的出來哭訴一番,然後他就再也沒有了最大的對手……
這種事情怎麼看都很像伊特創榮能夠乾出來的事啊……
然而,讓工藤優作跌破眼鏡的事實卻是,扯他後腿的居然是堂堂一國首相……
還是他自己國家的!
他瑪德,突然不想和聖杯拚死拚活了怎麼辦?
工藤優作為什麼會答應伊特創榮的條件來歐洲這邊和聖杯扯頭發?
說白了,不就是因為工藤優作覺得圓桌會這個組織紮根於地下世界不受掌控實在有些不放心。
圓桌會的元老每個人手底下都有一個屬於他們自己的勢力,如果他們想乾什麼壞事……或者萬一他們自己聯合了……
這種後果工藤優作想想都覺得恐怖。
因此為了世界和平……
好吧,工藤優作壓根沒這麼寬闊的胸懷,他單純的隻是想著加入進去之後可以獲得第一手情報。
萬一這些地下世界的家夥真的有聯合的跡象也可以知道他們針對的對象是誰。
到時候如果是自己的國家,那肯定要阻止,如果是其他的國家。那工藤優作就象征性質的抗議一下就算了。
因此圓桌會的位置工藤優作要定了。
可惜,他自己為了國家累死累活,村上這個狗日的他瑪德卻想讓他死……
簡直……
不當人子!
……
隻是不管工藤優作如何在心裡狂罵,該乾的活兒還是得乾,而且你彆說……村上這個傻缺這次的騷操作雖然是出賣了工藤優作,讓聖杯注意到了工藤優作,但是相對應的……
這個時候誰率先針對工藤優作,那麼誰就是聖杯。
隻不過工藤優作和聖杯的對決從以前的躲貓貓,現在進化到了生死搏殺。
而先手,在聖杯這邊。
當然,雖然聖杯擁有率先攻擊的回合,但是隻要他動手了,工藤優作就可以立刻確定他的三個懷疑對象誰是聖杯,到時候也可以反擊。
嗯,前提是工藤優作抗住了對方的第一波攻勢。
不過這些就不需要伊特創榮關心了。
他現在正在搞定第二輪比賽的案件。
幾天之後,企鵝公司公布了第二輪的推理案件題目。
順帶一提,第一輪案件的答案和過程在第一輪突圍的名單確認完畢的當天就公布了。
這個案子引起了很多推理迷的討論。
在得知這是企鵝公司和某著名作家天外來物合作推出的相關案件之後,天外來物的企鵝圍脖賬號下頓時出現了一堆希望這位作家趕快將這個案子寫成小說出版的聲音。
伊特創榮對此倒也沒拒絕,畢竟這個案子本身就是根據小說改編的。
不過暫時來講倒是不需要這麼急,等比賽完結再說吧。
而第二個案子,推理大賽一萬人之中決定最後能夠來到霓虹的一百個名額的推理案件的案件標題是:
【蠟像館連環殺人事件】
這個案件的原型是某金田一事件簿裡的蠟像館連環殺人案。
這個案件將時間和空間結合的非常巧妙,尤其是精準的計算到了蠟像在燃燒的環境之中會出現融化的跡象,導致蠟像出現類似於七竅流血的相似畫麵,雖然為偵探破案提供了幫助,但是不得不說的是,這種畫麵表現實在讓人第一次觀看的時候會感到發自內心的寒意。
在原本的蠟像館殺人事件之中凶手潛入死者所在的樓層是利用密道,不過伊特創榮改了一下,密道這種東西,能夠不用就儘量不用,因為密道的出現會給人一種偵探看著機械降神才能破案的感覺。
本身蠟像館的殺人手法就很優秀,偽裝成蠟像實際上也沒什麼問題。
因為蠟像根據其融化的速度甚至能夠起到打亂時間線的作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這次的案件之中,蠟像館裡麵首先出現了第一個死者,第一個死者是被人給砸死的,之後蠟像館這裡著了火。
等所有人出現在蠟像館的正廳,蠟像已經有融化的跡象了。
而在死者旁邊有一座和他很像的蠟像。
第二個死者是死在自己的房間裡,他的床邊有一座臉上有淚痕的蠟像,那是因為高溫融化之後又因為溫度正常所以才出現這樣的現象。
第三個死者死在廚房,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他的蠟像並沒有淚痕,也沒有融化的跡象。
第四個死者死在蠟像館的後堂這裡,蠟像館總共有正廳,後堂,左殿和右殿。
這次的出場人物一共有13人,而死去的人一共有7個人,最後警察到來,剩下的6個人給出了他們的口供,其他的就是根據伊特創榮口述所製造的現場的照片了。
第二個案件公布出去之後頓時引發了全民熱潮。
因為相比於體育館的那個案子,這個案子很明顯難度高了不止一籌。
體育館的那個案子隻要想明白凶手借用了體育館的推車,然後想明白時間的問題,基本上就可以確定凶手是誰了,手法啥的就不用說了,體育館之謎這個案件凶手更多的是激情殺人,他根本沒做多少準備。
但是蠟像館連環殺人案就不同了。
很明顯七位死者就足夠證明凶手必定是有所準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