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晃到了晚上六點,乾飯人早已衝向了食堂。
寧秋的肚子也有點餓了。
今天早上吃飯的時候,由於某位存在的刻意報複,導致他隻吃了個半飽就急匆匆從家裡逃了出來。
這會兒,饑餓的煩惱倒是其次,有個更大的問題正困擾著他。
“怎麼就找不到呢?”
寧秋快把手上的《中階詭異文字入門教學》翻爛了,就是找不到那一個字。
寧。
寧秋的寧。
這個字的基本意思是平安和安定,沒有危險;另外也表示寧靜,形容環境沒有噪音;還可以表示安寧,意指心境寧和。
自從上次學會並掌握了“隱”字之後,寧秋想著再學一個意思相近的字,二者組合會不會有更好的功效。
可找來找去,他就是找不到這個字。
“不應該啊,這也不是什麼高深的字眼,非要上二樓才有權限接觸。”
將近三個小時的閱讀耗費了寧秋大量的精神力和異能,如今再看書上各種奇形怪狀的字符,已經出現了模糊的重影。
另外,在看書的同時他還時刻留意著周圍的動靜,以防那隻詭異趁機偷襲。
緩緩地合上書頁,寧秋揉了揉自己的太陽穴。
此時的精神狀態有些難以為繼,為了應對晚上的行動,他必須停下來休息一段時間。
“先看些相關的人文書籍,我總感覺哪裡怪怪的,中階的詭異文字似乎比初階少了許多?”
懷著這個疑問,寧秋不停地在書架上翻找。
片刻後,他的目光停留在一本名為《論詭異與其文字的起源》的書上。
“詭異到底是什麼東西,它們又是從哪裡來的?”
書的開篇寫的是作者對詭異起源的猜想。
“我查閱了大量的曆史文獻和資料,並未發現任何與詭異相關的直接記載。留存至今的史書上大多是各個文明的興衰和王朝更替,記錄的全是人類自身的發展與壯大,卻沒有隻言片語提及詭異這種東西。”
“既然正史上不存在,我便轉而研究一些野史和神話傳說,試圖從中找到一些蛛絲馬跡。”
“然而,這些資料雖多,卻沒有任何能自圓其說的佐證。其大多都是遠古先民對自然界的許多現象感到困惑和敬畏,從而試圖用神話傳說的方式來解釋這些現象。”
“加之人類對自身的心理需求,往往會將某些英雄事跡編造成神話,進而宣揚一些積極向上的精神和價值觀。”
寧秋一頁頁翻閱著,書的前麵部分作者列舉了大量的文獻資料,並對其一一解讀,差不多完全否定了人類早期曆史上出現過詭異的這種可能。
“那麼,詭異的到底是從哪兒來的?”
“我在這裡提出了兩種猜想,並附有一定的佐證。”
“第一種可能,詭異起源於其他星球,之前從未來過我們這方世界。這個觀點與我前麵的闡述兩相符合,人類曆史上根本沒有記錄過它們存在的痕跡。”
“它們可能是某種比人類強大許多的生物群體,其本身沒有固定的棲息地,在各個星球之間到處遷徙和狩獵。每到一處,詭異們就會將那裡的土著生物作為捕食的目標,待到整顆星球的活物被吞噬殆儘後,它們又會尋找一下個殖民地。如此周而複始,循環往複。”
寧秋微微點頭,作者的這個觀點把詭異比喻成了一種外星蝗蟲,飛到哪裡,哪裡就寸草不生,屬於移動型的天災。
這讓寧秋想到某些科幻電影,人類世界某一天突然遭到了外星人入侵,自此絕大多數人從公司的牛馬變成了真牛馬。
“詭異之中少數極為強大的個體,即便不依靠任何科技的輔助,也能實現虛空飛渡,帶領其族群在各個星球之間來回穿梭完全不是什麼難事。”
“所以,詭異起源於外星球這種可能是絕對存在的……下麵,我要闡述我的第二個觀點。”
“在此之前,我要給正在閱讀本書的讀者提個醒,觀看以下的內容要做好心理準備。”
看到這兒,寧秋瞬間來了精神,疲憊感頓時消退不少。
“我很絕望……”
咚咚!
寧秋的心臟猛地跳了一下,雙目圓睜,臉上繼而浮現疑惑之色。
究竟是什麼樣的觀點,讓作者還未開始講述,就提前說出“絕望”二字?
“我的第二種觀點就是……它們一直都在我們身邊。”
刹那間,寧秋翻書的手指硬生生僵住了,仿佛被某種未知的恐懼所支配。
什麼意思?
它們一直……都在?
寧秋用力眨了眨眼,確定不是自己眼花的原因之後,才緩緩翻到下一頁。
“起初,我從未想過有這種可能,畢竟,就算人類再如何不濟,也不可能千萬年來都發現不了近在咫尺的敵人。”
“直到詭異降臨之後,詭異文字也隨之出現,經過多年的收集和研究,我們發現了一個非常可怕的事實。”
“高階的詭異文字具有極高的凝煉性,其單個文字所蘊含的意思超出了人類世界上所有已知的文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對於發現詭異有自己文字這件事,本就大大出乎了我等的預料。要知道,一個不斷遷徙和狩獵,隻知一味殺戮和掠奪的種群,是幾乎不可能發展出如此高度凝煉的文字。”
寧秋深吸一口氣,不禁回想起前世藍星種花家的方塊字。
擁有最古老的曆史和最璀璨的文明,其單個文字的凝煉性也是舉世無雙的。
不僅僅是一字多意那麼簡單,而是把多重意思全部歸納成一個字。
隻有高度輝煌過的文明,才會發明如此凝煉的文字。
因為他們見證過的東西實在是太多、太複雜,已經不能用簡單的文字來承載。
對此,寧秋深感認同,他也是更傾向於作者的第二個觀點。
“至於,為何在大災變之前,人類為何從未有過對詭異的觀測記錄,我的觀點是——隻是它們不想讓我們看見而已。”
“人類或許一直活在一個巨大的玻璃箱中,從箱內無法觀測到箱子之外的世界。”
“而千萬年來,詭異們則是透過單向玻璃觀察著我們的一舉一動,就像每天觀察著一枝花株的生長情況。”
“它們很有耐心,會一直等到箱內的植物鮮花綻放,然後在它最燦爛的時候把它親手毀掉。”
“如此凶殘暴戾的做法,如此惡毒扭曲的趣味,我至今想起仍不寒而栗。”
“到底是什麼樣的種族,會以這樣的方式取樂?等待萬年的時光,隻為圖那片刻的毀滅?”
此刻,寧秋翻書的手開始微微發抖。
書的作者可能是當局者迷的原因沒有想通,可寧秋卻已經明白了。
如果按照詭異的時間刻度來算,萬年的時光或許隻等同於它們的一年。
作者把人類文明的發展比喻成花株生長,把詭異比作玻璃箱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