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區域古武者集會,堪稱古武界的一大盛事。
對於年輕一輩的古武者而言,這是一個交流古武心得、拓寬眼界見識以及結交誌同道合之友的絕佳平台。
在集會中,他們可以相互切磋、取長補短,從而精進自身武藝。
同時,這也是處理古武界諸多事宜的重要契機。
各方勢力會借此機會,重新劃分勢力範圍,協商利益分配,維持古武界的微妙平衡。
集會之後的交易會,更是熱鬨非凡。
在交易會上,各種珍稀物品琳琅滿目,令人目不暇接。
有記載著古老武學奧秘的古籍、蘊含獨特修煉法門的功法秘籍,還有能提升功力的靈藥、富含靈力的靈獸肉、凝聚著靈獸精華的內丹,以及極為稀缺的材料、精心鍛造的武器和具備無限潛力的武器粗胚等,應有儘有。
這場盛會每五年舉辦一次,每到此時,東南區域附近的古武界人士都會紛至遝來。
第二天清晨,陽光灑在大地上,李文浩駕車抵達了橫斷山山腳下。
橫斷山高聳入雲,海拔足有2000米,山頂上有一塊麵積約500平方米的空地,宛如這崇山峻嶺間的一顆明珠。
橫斷山的山路極為陡峭,鮮有人能夠輕鬆登頂。
山體滿目青翠,生長著許多矮樹,給這座險峻的山峰增添了幾分生機。
一條陡峭的小路沿著山體蜿蜒而上,不少地方更是呈現出近乎90度的直角,仿佛是在懸崖峭壁上硬生生開鑿出來的一般,險峻程度令人咋舌。
此時的山腳下早已是人潮湧動,熱鬨非凡。
粗略看去,聚集在此的人數足有數百人之多。
從他們身上散發出來的氣息判斷,無一例外都是三流以上的古武好手。
這些人著裝各異,風格迥異。不少人身著古裝,手持武器,長槍如龍、長刀似虎,或是背負長劍,英姿颯爽,儘顯古武風範。
也有一些人則是一副現代打扮,手上空空如也。
他們或是修煉拳腳功夫,以自身肉體為武器,或是為了隱藏自己古武者的身份,故而未攜帶武器,看似平凡,實則深不可測。
此刻的橫斷山腳下已然熱鬨非凡,不少古武者按捺不住心中的期待,紛紛開始朝山頂攀爬而去。
他們身姿矯健,各展所能,迫不及待地想要登上橫斷山,參與這場盛大的集會。
並非所有古武者都能如願以償。
一些實力稍欠的古武者,望著陡峭的山路,隻能無奈地在山腳下歎氣,眼睜睜看著其他人一步步向上攀登,心中滿是羨慕與失落。
李文浩和趙不凡彼此對視一眼,眼神中傳遞著默契與自信。
緊接著他們身形一動,如猿猴般靈活敏捷,迅速朝山上攀爬。
隻見他們巧妙地借助著山體上凸起的岩石,或是攀附,或是跳躍,動作流暢自然。
每一次發力都恰到好處,每一次落腳都精準無誤。
僅僅不到二十分鐘,兩人便順利抵達山頂。
那速度之快,比專業的攀登運動員還要快上數倍,令周圍還在艱難攀爬的古武者們紛紛投來驚歎的目光。
登上山頂,眼前的景象讓李文浩頗感意外。
山頂地勢極為平坦,四周環繞著一群古老的建築群,在晨霧中隱隱綽綽,這與他此前猜想的一片荒蕪截然不同。
這裡作為東南區域古武者集會的固定場所,曆經無數歲月,不知舉辦了多少屆盛會。
一屆又一屆的古武者彙聚於此,自然有人用心建設,讓這片土地逐漸有了如今的模樣。
地麵鋪設著0.5米寬的正方形青石板,每一塊都打磨得平整光滑,拚接得嚴絲合縫,顯得乾淨整潔,透露著古樸而莊重的氣息。
一道2米高的白色牆壁將這片建築環繞起來,牆壁頂端覆蓋著灰色的瓦片,錯落有致。
圍牆中間,有一個3米高的拱形大門,大門由朱漆包鐵打造而成,此刻正敞開著。
門口上方高懸的牌匾上,“聚英閣”三個金色大字熠熠生輝,仿佛在訴說著此地彙聚英才的輝煌過往。
門口的石頭廣場麵積足有一個籃球場大小,廣場上站著不少人,皆是古武者。
他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或是低聲交談,或是切磋探討,氣氛熱烈而融洽。
見李文浩和趙不凡登上山頂,眾人的目光不著痕跡地掃了過來,悄悄打量著這兩位新到的武者,眼神中帶著好奇與審視。